[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数据组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9810.2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9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雷号;韩克;程樱;王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84/18;H05B47/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照明 系统 数据 组网 方法 | ||
本发明所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数据组网方法,包括:步骤一、设定所述智能照明系统内的照明控制器为第一层网络的组网一级节点,并为各个一级节点编码;步骤二、获取第一层网络中每两个一级节点间的第一通信信号的强度,并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强度对一级节点进行组网;步骤三、选择与所述一级节点最近的网关作为第二层网络组网的主干节点;步骤四、获取所述主干节点与所有一级节点间的第二通信信号的强度,并选择第二通信信号最强的一级节点组网。本方法能够择优选择控制命令的最优传输路径,在采用普遍的2.4G无线技术时,可以提高在大范围和大数据量的无线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组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数据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照明是指利用计算机、无线通讯数据传输、扩频电力载波通讯技术、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及节能型电器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无线遥测、遥控、遥讯控制系统。具有灯光亮度的强弱调节、灯光软启动、定时控制、场景设置等特点。
目前,智能照明在无线组网时常采用Wi-Fi技术和6LowPAN技术,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网络覆盖范围为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覆盖范围。在低速率无线网络组网时,受限于功耗的要求,单点之间的通信距离往往被约束在50米左右,若使用星型无线网络拓扑,需要骨干节点通信距离必须足够远。另外组网完成后为了维持网络的需要,仍需进行很高频率的数据通信,在低功率无线网络的组网时,因低功率无线网络本身的传输速率较低,多数时候并没有多少数据流量,此时整个网络仍有大量的网络维护数据在流转,当网络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传输时,网络维护数据包并不会停止,这就导致大量数据包同时传输,无线信号并发导致信道拥塞,信道拥塞则会导致组网数据包不能传输,网络稳定性变差,甚至造成网络崩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数据组网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数据组网方法,包括:
步骤一、设定所述智能照明系统内的照明控制器为第一层网络的组网一级节点,并为各个一级节点编码;
步骤二、获取第一层网络中每两个一级节点间的第一通信信号的强度,并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强度对一级节点进行组网;
步骤三、选择与所述一级节点最近的网关作为第二层网络组网的主干节点;
步骤四、获取所述主干节点与所有一级节点间的第二通信信号的强度,并选择第二通信信号最强的一级节点组网。
优选的,获取两个一级节点间的第一通信信号的强度的过程,包括:
步骤1、设定一个一级节点为命令发起节点,另一个一级节点为命令接收节点;
步骤2、将往返通信次数归零;
步骤3、所述命令发起节点发送第一通信信号给命令接收节点;
步骤4、获取命令接收节点接收到的第一通信信号的实时强度,并比较实时强度与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阈值,若实时强度不小于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阈值,则转至步骤5,若实时强度小于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停止;
步骤5、命令接收节点发送反馈信号给所述命令发起节点;
步骤6、获取所述命令发起节点接收到的反馈信号强度,并比较反馈信号强度与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阈值,若反馈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阈值,则转至步骤7,若反馈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阈值,则转至步骤8;
步骤7、往返通信次数的数值加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9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果蔬汁、食用菌酶解液的复合酸奶
- 下一篇:一种化工生产搅拌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