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被过滤沟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9322.1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4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操家顺;姚博宇;薛朝霞;冯骞;费罗兰;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E03F3/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被 过滤 沟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过滤沟槽,包括沟槽主体,所述沟槽主体由相互连通的集水区和排水区组成;所述集水区顶端架设有植被种植区,所述植被种植区下方为水质净化区,所述水质净化区上表面安装有多根虹吸管,虹吸管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出口伸入排水区内;排水区顶部设有盖板。本发明植被过滤沟槽通过多层结构连接除去非点源污染,安装在水质净化滤材上表面的虹吸管一方面可在暴雨时期水量剧增的时候提高沟槽的排水效果,进而提高沟槽排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利用虹吸作用的吸力清除净化滤材表面的淤泥,达到自清理的效果,提高滤材的过滤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被过滤沟槽,属于雨污分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水资源的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在河道污水净化以及雨水收集方面的处理设施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多。在以防洪治理为主的同时,跟上时代步伐,结合生态工程及绿化景观布设需要,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现代河道,使河道沿岸形成小区域滨河景观带,营造舒适新环境。现有的植被过滤沟槽只有一个腔体,腔体底部连有排水管,植被过滤沟槽内的雨水经滤料过滤后直接通过腔体底部排水口排水,随着过滤时间的增长,滤料中会淤积很多淤泥,从而导致其过滤性能下降,另外,当雨量很大时该沟槽内会出现水大量堆积在过滤层处来不及过滤的同时排水也不及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植被过滤沟槽,该沟槽设置了两个独立的腔体,同时还设有虹吸装置,虹吸装置能够及时自清理掉净化滤材上的淤泥,有效提高了装置净化排水的效率,雨量很大时也不会出现水量堆积导致排水不及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被过滤沟槽,包括沟槽主体,所述沟槽主体由相互连通的集水区和排水区组成;所述集水区顶端架设有植被种植区,所述植被种植区下方为水质净化区,所述水质净化区上表面安装有多根虹吸管,虹吸管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出口伸入排水区内;排水区顶部设有盖板。
其中,所述集水区和排水区之间设有间隔部,间隔部底部设有出水口,集水区和排水区通过出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水质净化区的净化滤材由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鹅卵石、50%的碎石、15%的酸改性凹凸棒土以及15%的珊瑚沙组成。
其中,所述排水管出口处套设有拦截网罩。
其中,所述水质净化区的净化滤材的排布方式为:纵向上依次为鹅卵石层、碎石层、酸改性凹凸棒土层以及珊瑚沙层。鹅暖石较为圆滑,置于最上层工作时覆着的淤泥易被虹吸管吸出,颗粒大的碎石置于水质净化区中间可防止颗粒小的酸改性凹凸棒土和珊瑚沙受水流作用上浮。
其中,所述拦截网罩为中间填充有棉纱布的双层钢丝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植被过滤沟槽通过多层结构连接除去非点源污染,安装在水质净化滤材上表面的虹吸管一方面可提高沟槽的排水效果,进而提高沟槽排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利用虹吸作用的吸力清除净化滤材表面的淤泥,达到自清理的效果,提高滤材的过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植被过滤沟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质净化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9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