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降物捕获装置及生物原位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8676.4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廖一波;寿鹿;汤雁滨;杜萍;高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G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龙礼妹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捕获 装置 生物 原位 培养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降物捕获装置及生物原位培养装置。沉降物捕获装置,包括主固定器、横杆、支架、安装架和捕获器;主固定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旋转吊环,主固定器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横杆的一端与主固定器固定连接,且横杆的轴线与主固定器的长度方向垂直,横杆的另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安装架与支架转动连接,捕获器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安装架与支架之间的铰接轴与捕获器的轴线垂直;捕获器的顶端到安装架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捕获器的底端到安装架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生物原位培养装置,包括换气网盖和沉降物捕获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避免捕获器长时间倾斜,从而减小了采样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降物捕获装置及生物原位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沉降物记录了水体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信息。沉降物捕获器是收集水体沉降物的一种采样设备,是开展现代水环境研究不可或缺的采样工具。
在利用沉降物捕获装置进行水体沉降物收集的过程中,水流、波浪等水动力作用会导致沉降管倾斜,由于现有的沉降物捕获装置的抗水流冲击能力差,沉降管倾斜后,不能及时恢复竖直状态,从而导致单位时间内落入沉降管中的沉降物的总量会减少,产生较大的采样误差。
此外,水产养殖区的高密度养殖、投放过量饵料的作业方式,对底质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现场取样或人工受控实验难以获得不同环境的真实结果,为了研究水体沉降物对实验生物的影响,以及实验生物对沉降污染物的生物修复功能,需要开发设计一种底栖生物原位培养装置,先对养殖区的水体沉降物进行收集,一段时间后加入底栖生物进行原位培养,以获得真实、准确的实验结果。由于现有的沉降物捕获装置的采样误差较大,无法满足对生物进行原位培养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降物捕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沉降物捕获装置因抗水流冲击能力差而导致的沉降管倾斜、采样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原位培养装置,以解决由于现有的沉降物捕获装置的抗水流冲击能力差而无法进行水体沉降物对生物影响原位培养实验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降物捕获装置,包括主固定器、横杆、支架、安装架和捕获器;所述主固定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旋转吊环,所述主固定器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主固定器固定连接,且所述横杆的轴线与所述主固定器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能够绕所述横杆的轴线转动;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捕获器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架之间的铰接轴与所述捕获器的轴线垂直;所述捕获器的顶端到所述安装架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捕获器的底端到所述安装架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捕获器包括沉降管、连接管和样品瓶;所述沉降管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沉降管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样品瓶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样品瓶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沉降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样品瓶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横向部、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横向部的一端与第一竖向部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竖向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8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多次折射实现隐身斗篷效果的观赏鱼缸
- 下一篇:一种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