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监管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735175.0 | 申请日: | 201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廷;李承敏;王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监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小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小区监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关注社区安全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社区一般是通过在小区入口设置保安门卫等安保人员,通过人工识别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情况,将陌生人和陌生车辆等进行检查等,但是上述安保方式人工成本高,且人工安保无法保证绝对的24小时在岗,人工误识别率较大,导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监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自动对小区进出人员的监管。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监管方法,该方法包括:
于用户不具有进入小区权限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目标地址与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的实际目的地;
根据所述实际目的地与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用户的安全属性。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内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其中,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的实际目的地,包括:
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读取到所述用户标识,则将所述信号收发装置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实际位置;
若所述用户的实际位置在预设时间内保持不变,则将所述用户的实际位置确定为实际目的地。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实际目的地与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用户的安全属性,包括:
于所述实际目的地与所述目标地址相同时,确定所述用户具有安全属性;
于所述实际目的地与所述目标地址不同时,确定并标记所述用户具有危险属性。
进一步的,在确定并标记所述用户的危险属性之后,还包括:
向与所述实际目的地绑定的住户发送验证信息,若验证成功,则取消所述用户的危险属性标记;
若验证失败,则记录所述用户的相关信息并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在获取所述用户的目标地址与用户标识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生成导航信息,基于所述导航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向所述用户提供行进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的路灯上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其中,基于所述导航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向所述用户提供行进方向,包括:
基于导航信息确定用户路线中对应的至少两个信号收发装置;
于当前信号收发装置读取到所述用户标识时,控制下一个信号收发装置对应的路灯进行亮光闪烁,直到所述用户到达所述目标地址。
进一步的,还包括:
于用户不具有小区离开权限时,向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住户发送验证信息;
若验证成功,则赋予所述用户单次离开权限;
若验证失败,则记录所述用户的相关信息并发出警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监管装置,该装置包括: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以于用户不具有进入小区权限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目标地址与用户标识;
目的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的实际目的地;
安全属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目的地与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用户的安全属性。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内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其中,所述目的地确定模块包括:
实际位置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读取到所述用户标识,则将所述信号收发装置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实际位置;
目的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的实际位置在预设时间内保持不变,则将所述用户的实际位置确定为实际目的地。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属性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于所述实际目的地与所述目标地址相同时,确定所述用户具有安全属性;
于所述实际目的地与所述目标地址不同时,确定并标记所述用户具有危险属性。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属性验证模块,用于在确定并标记所述用户的危险属性之后,向与所述实际目的地绑定的住户发送验证信息;
标记取消模块,用于若验证成功,则取消所述用户的危险属性标记;
第一警报模块,用于若验证失败,则记录所述用户的相关信息并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导航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用户的目标地址与用户标识之后,根据所述目标地址生成导航信息,基于所述导航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向所述用户提供行进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的路灯上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其中,所述导航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导航信息确定用户路线中对应的至少两个信号收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5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