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样中微生物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3932.0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8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李军;赵印举;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样 微生物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样中微生物的收集。
背景技术
利用水体中微生物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如下:收集水体中微生物,进行实验室培育,再投入水体中,增加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群数,进而增加水体中微生物与水生动植物和污染物的接触频率,高效降解有机物,降解氨氮和总氮;辅以生态浮岛和沉水植物,转移、分解总磷,促进水生态系统构建,逐步恢复水体自净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收集水体中的本土微生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样中微生物收集装置,包括锥形的网兜和锥形的收集漏斗;网兜与收集漏斗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网兜的底部设有一开口,安装在网兜内的弹性开关阀使所述开口处于常闭状态;收集漏斗的底部设有上顶件;当收集漏斗套设在网兜的外表面时,所述上顶件向上顶开所述弹性开关阀,使网兜与收集漏斗连通。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水样中微生物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网兜保持静止,操作者拉动收集漏斗,弹性元件伸展,收集漏斗与网兜脱离;之后,将取回的水样倒入网兜内,水从网兜中滤出,水体中的微生物留存在网兜壁上;全部水样过滤完毕后,操作者拉动收集漏斗,在弹性元件弹力的作用下,网兜与收集漏斗配合在一起,收集漏斗包围网兜,收集漏斗的内侧壁与网兜外侧壁贴合在一起,收集漏斗的上顶件向上插入网兜底部开口,将弹性开关阀顶开,网兜与收集漏斗连通;之后,操作者用纯净水冲洗网兜内壁,由于收集漏斗侧壁的阻挡,网兜壁上的微生物逐渐汇集至收集漏斗的底部,并经收集漏斗的底部通道而流至相应器皿中。
本发明所述的水样中微生物收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对取样水体进行过滤后取回其中的微生物,方便快捷,不会造成微生物损失,提高了样品收集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在网兜内的弹性开关阀使所述开口处于常闭状态”是指,在无外力作用下,弹性开关阀密封所述开口。
所述收集漏斗包括漏斗主体和收集管,漏斗主体底部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收集管连通;所述上顶件设置在收集管与上述通孔的连通处。网兜的形状为锥形,收集漏斗的形状为锥形,两者配合,可使设置在收集管与上述通孔连通处的上顶件准确地插入网兜底部开口而顶开弹性开关阀,弹性开关阀被顶开后,网兜底部开口与收集管连通,便于网兜内微生物汇集于收集管内。
所述上顶件为一镂空的锥形管,该锥形管顶部直径较小而底部直径较大,方便上顶件向上插入网兜底部开口。锥形管的镂空设计,可使网兜内的微生物通过锥形管而流入收集管。
所述弹性开关阀包括固定在网兜内的横杆、活动插设在横杆上的竖杆、安装在竖杆底端的弹性阀体;竖杆的顶端设有横向凸缘,竖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横向凸缘与横杆之间,弹簧的顶端与横向凸缘连接,弹簧的底端与横杆连接,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阀体抵压在网兜底部开口的侧壁上,并密封所述开口。横杆上开设通孔,所述竖杆活动配合在该通孔内。弹性元件的弹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如此,当网兜与收集漏斗配合时,上顶件能够克服弹性的弹力而向上顶起弹性阀体。
所述弹簧元件为弹性绳,弹性绳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弹性绳的顶端连接在网兜的顶部边缘上,两根弹性绳顶端在网兜顶部边缘上相距一百八十度;两根弹性绳的底端连接在收集漏斗的顶部边缘上,两根弹性绳底端在收集漏斗底部边缘上相距一百八十度。当网兜过滤水样时,收集漏斗歪在网兜的旁侧,以不妨碍网兜过滤水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水样中微生物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网兜10和收集漏斗20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收集漏斗20与网兜10分离后歪在网兜一边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网兜;101、开口;
20、收集漏斗;201、上顶件;21、漏斗主体;22、收集管;
31、横杆;32、竖杆;33、弹性阀体;34、横向凸缘;35、弹簧;
40、弹性绳;41、收集漏斗上的弹性绳连接扣;42、网兜上的弹性绳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3。
一种水样中微生物收集装置,包括锥形的网兜10和锥形的收集漏斗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3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线监测的提取装置
- 下一篇:煤堆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