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金银闪光的尼龙超柔软面料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33677.X 申请日: 2017-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7419416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发明(设计)人: 刘冰;何立峰;胡黎攀;唐剑春;雍二园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4B1/12 分类号: D04B1/12;D06C13/00;D06B21/00
代理公司: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代理人: 黄启行,张璐
地址: 3158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带有 金银 闪光 尼龙 柔软 面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面料,特别涉及一种金属色泽的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金银丝的研究,主要以复合和混纺为主,如专利CN 202989421U公开了在锦纶薄膜上设置有一层金属,在金属层上设置有一层胶粘剂层,胶粘剂层上有另一层锦纶薄膜,即用两层锦纶薄膜将金属层包裹在中间的技术方案。此技术方案解决金银丝染色困难的同时提高了金属的抗氧化能力。又如专利CN105908498A公开了真丝与金银丝交织的数码印花工艺,解决金银丝不拭清、表面喷印后金银闪现效果差的问题,制得的真丝-金银丝面料印刷清楚,栩栩如生,金银闪现效果非常明显。又如专利CN105734800A公开了金银丝与羊绒纱线混纺的花式纱,其针织制品手感滑爽、毛感强,保暖性好的特点,还降低了静电起球的几率,增加了针织产品的美感,提升了针织产品附加的价值。

由于金银丝单丝与棉纱本身粗细、强力的差异,很容易在织造过程中导致张力不匀,使得布面松紧不一、不平整,产生横路与露底。同时由于织入金银单丝,很容易导致面料手感粗糙,服用性降低。以致于现在市面上没有金银丝与棉纱交织的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金银闪光的尼龙超柔软面料制备方法,通过棉纱和锦纶单丝交织,让面料具有向金银闪光一样的闪光特性,同时还让面料松弛有度,平整光洁,手感柔软,反面蓬松、舒适,在面料具有新颖的外观的同时也能让面料改善原本金银丝面料手感粗糙的问题,并极大降低了面料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带有金银闪光的尼龙超柔软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取锦纶单丝作为面纱,低捻度的棉纤维作为连接衬垫纱,棉纤维作为地纱通过圆纬机织造成具有三层结构的面料坯布,其中面纱形成成圈,地纱形成成圈,连接衬垫纱形成集圈和浮线,连接衬垫纱的集圈和浮线为1隔1或1隔2或1隔3-1或1隔3-2;步骤B:将面料坯布进行蚀毛;步骤C:只对面料坯布中的棉进行染色;步骤D:对面料坯布进行脱水;步骤E:对面料坯布进行烘干;步骤F:对面料坯布进行反面剪毛;步骤G:对面料坯布进行开幅定型后得到一种带有金银闪光的尼龙超柔软面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C中,只对面料坯布中的棉进行染色,染棉时设置温度60℃-70℃,还加入匀染剂2 g/L -5g/L。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E中,对面料坯布进行振动烘干,烘干温度100℃~150℃,车速15 m/min -30m/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G中,面料坯布在开幅定型内定型,定型温度100℃~150℃,车速10m/min~30m/min,超喂比25%-30%,风量100%,在定型的同时加入硅油柔软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A中,低捻度的棉纤维和棉纤维比锦纶单丝粗,粗细比在2:1至4:1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A中,以质量百分比计,选取5%~20%的锦纶单丝,80%~95%的棉纤维通过圆纬机织造成具有三层结构的面料坯布,其中锦纶单丝可为20D/1F- 50D/1F锦纶单丝,棉纤维可为8S-18S全棉普梳纱和20S-60S全棉精梳纱。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用20D/1F锦纶单丝作为面纱,8S全棉普梳纱作为连接衬垫纱,30S全棉精梳纱作为地纱,其中第1循环面纱依次由2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连接衬垫纱依次由集圈、浮线2个织造结构形成循环,地纱依次由2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第2循环面纱依次由2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连接衬垫纱依次由浮线、集圈2个织造结构形成循环,地纱依次由2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用锦纶单丝40D/1F作为面纱,12S全棉普梳纱作为连接衬垫纱,40S全棉精梳纱作为地纱,其中第1循环面纱依次由3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连接衬垫纱依次由集圈、浮线、浮线3个织造结构形成循环,地纱依次由3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第2循环面纱依次由3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连接衬垫纱依次由浮线、集圈、浮线3个织造结构形成循环,地纱依次由3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第3循环面纱依次由3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连接衬垫纱依次由浮线、浮线、集圈3个织造结构形成循环,地纱依次由3个成圈织造结构形成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3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