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2324.8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6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束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兰茜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9789;A61K8/86;A61K8/60;A61K8/36;A61K8/41;A61K8/31;A61K8/73;A61K8/34;A61K8/04;A61Q19/10;A61Q19/00;A61Q17/00;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3111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啫喱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其中,后发泡洁面啫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纯水;皂化剂;发泡剂;烷基多糖苷;月桂醇聚醚‑23;增稠剂;保湿剂;皮肤护理剂;其他组分;皂化剂包括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发泡剂包括异戊烷、丁烷;皂化剂与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5.09‑5.12:1;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皮肤护理剂包括库拉索芦荟叶汁、香薄荷叶提取、蒲公英提取物中的一种;其他组分包括芳香剂、着色剂、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具有不经揉搓就能形成泡沫、对皮肤较为温和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三层。表皮层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而表皮层的角质层又是人体皮肤保护的第一道屏障,基底层是黑色素的主要来源。随着皮肤的新陈代谢,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推动其代谢物到角质层,形成老化角质层,如不及时清洁,可造成皮肤的老化、暗沉、毛孔增大或堵塞、新陈代谢减弱等问题。
洁面啫喱是一种清洁脸部污垢、保护皮肤的护肤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主要起到清洁皮肤油脂、污垢、老化角质层、护肤品化妆品等的残留物质的作用。
申请公布号为CN106667782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05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洁面啫喱及其制备方法,包含组分:选自烷酰基甘氨酸盐、烷酰基牛磺酸盐及其混合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5份~45份;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3份~20份;丙烯酸(酯)类聚合物4份~8份;氢氧化钠0.2份~0.5份;水余量;制备方法:(1)室温下将大部分水、选自烷酰基甘氨酸盐、烷酰基牛磺酸盐及其混合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加入搅拌锅,搅拌5~10分钟,混合均匀;(2)将氢氧化钠用少量水溶解后加入搅拌锅,搅拌5~10分钟,混合均匀;(3)将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用部分水分散后缓慢加入搅拌锅,搅拌5~10分钟,混合均匀;(4)加入提取物及其他功效成分,继续搅拌5~10分钟,经检测合格后过滤出料,即得。
现有技术能达到去除脸部的油脂等杂质,然而,在使用现有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揉搓后才能形成泡沫,再用于面部后,操作较为常规,带给使用者的体验感不够高;且现有技术中采用了氢氧化钠,该成分的刺激性大,易损伤皮肤。因此,一种可不经揉搓就能形成泡沫、对皮肤较为温和的洁面啫喱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具有不经揉搓就能形成泡沫、对皮肤较为温和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发泡洁面啫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纯水55.71-57.23份;
皂化剂27.5-28.5份;
发泡剂5.4-5.6份;
烷基多糖苷0.43-0.53份;
月桂醇聚醚-23为4.45-4.66份;
增稠剂0.45-0.61份;
保湿剂3.9-4.07份;
皮肤护理剂0.08-0.12份;
余量为其他组分;
所述皂化剂包括棕榈酸、三乙醇胺、硬脂酸;所述发泡剂包括异戊烷、丁烷;所述皂化剂与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5.09-5.12∶1;
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兰茜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兰茜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23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