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潮墙体的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1859.3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6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章苗良;张国锋;胡坚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膏板 第一空腔 吊顶龙骨 覆面龙骨 地板 第二空腔 施工工艺 吊顶 防潮 抵接 固连 墙面 墙体 踢脚 房屋 连通 铺设 吊顶安装 间隔设置 间隙设置 室内空气 透气孔 顶面 减小 霉变 射钉 概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潮墙体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在房屋的墙面上固定安装有覆面龙骨,覆面龙骨和墙面呈间隔设置;S2、在覆面龙骨上铺设石膏板,石膏板和墙面之间形成第一空腔;S3、房屋的底面上铺设地板,石膏板和地板呈间隙设置;S4、在地板上固定安装木踢脚,木踢脚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的透气孔;使地板和石膏板固连;S5、在房屋的顶面上安装吊顶龙骨,吊顶龙骨抵接于石膏板一侧,将吊顶龙骨和石膏板通过射钉固连在一起;S6、将吊顶安装到吊顶龙骨上,吊顶抵接于石膏板一侧,吊顶和顶面之间设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连通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内的空气和室内空气形成循环,进而可方便的对第一空腔内进行干燥,减小墙面霉变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具体涉及一种防潮墙体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房价的上涨,地下室的使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针对别墅地下室。但是在现有的地下室中,通常存在潮湿的问题,导致地下室内部不适于居住,并且使存储在内部的东西容易损坏。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除潮设备,通过放置在地下室内部,对地下室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除湿处理。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除湿设备中,放置在地下室内部,占用地下室空间。对墙体内部渗漏的水汽,只能通过渗漏出墙体之后才能干燥处理,墙体内部的水汽容易造成墙体表面的饰面表层损坏,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墙体的施工工艺,减小潮湿环境使墙面和墙面上的石膏板霉变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潮墙体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房屋的墙面上固定安装有覆面龙骨,覆面龙骨和墙面呈间隔设置;
S2、在覆面龙骨上铺设石膏板,石膏板和墙面之间呈间隔设置形成第一空腔;
S3、房屋的底面上铺设地板,石膏板下端和地板呈间隙设置;
S4、在地板上固定安装木踢脚,木踢脚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连通第一空腔;将木踢脚固定粘接到石膏板一侧,使地板和石膏板固连;
S5、在房屋的顶面上安装吊顶龙骨,吊顶龙骨抵接于石膏板一侧,将吊顶龙骨和石膏板通过射钉固连在一起;
S6、将吊顶安装到吊顶龙骨上,吊顶抵接于石膏板一侧,吊顶和顶面之间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第二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面泛潮可通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排至吊顶上方,从风口、灯孔散发到室内,也可通过木踢脚的透气孔散发至室内。室内干燥设备如空调开启时,室内空气被干燥,而第一空腔内的空气和室内空气可形成循环,进而对第一空腔内也进行干燥处理,减小墙面、石膏板和木踢脚霉变的概率。
覆面龙骨和墙面呈间隔设置,使墙面内的湿气可直接进入第一空腔内,不需经过覆面龙骨,减小了覆面龙骨锈变的概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木踢脚相对墙面一侧沿竖直方向固设有木基层,木基层和底面呈间隔设置,所述木基层和石膏板呈间隙设置形成透气槽,所述透气孔沿水平方向的投影落于透气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基层加强了木踢脚的结构强度,减小了其变形开裂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木基层和底面呈间隙设置,故底面内的水不会直接通过木基层进入石膏板,减小了石膏板霉变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2和S3之间,依次在底面上铺设结构楼板和地暖管,然后在地暖管上用水泥泥浆现浇形成地暖找平层,地板铺设在地暖找平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暖管可提高冬天时室内的温度,提高居住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1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结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窑车用自动打油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