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钢电镀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1496.3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绕龙;贾凯;孙晓军;李杰;卢泰宇;李召;李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12 | 分类号: | C25D5/12;C25D3/40;C25D3/12;C25D3/4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钢 镀银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的电镀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金钢电镀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银制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装饰品、餐具和工艺品等领域。金属材料电镀银后可以保持良好的导热、导电、焊接性能,对有机酸和碱的稳定性好,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制品外观。
授权公告号为CN10440458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不锈钢电镀银层结合力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不锈钢预镀件除油、活化处理后,以不锈钢预镀件为阴极、镍板为阳极,进行预镀镍;再将不锈钢预镀件置于镀铜溶液中,进行镀铜;然后将不锈钢预镀件置于浸银处理,最终得到细腻平滑、纯度高、延展性好的银镀层。
现有的不锈钢电镀银制品,以镍镀层为打底层,以铜镀层为中间层,银镀层为外层,这种结构在应用中的缺点在于:镍镀层结构不够致密,往往会影响打底层的防锈性能和打底层结合力;铜镀层、银镀层直接接触会导致在银铜界面上形成弱共晶,对银镀层的结合力有不良影响,研究表明在铜镀层上镀银的制品不应在高于149℃的条件下连续使用。在一些高温应用场合,现有的合金钢电镀银制品的高温结合力较差,具体表现在采用热震法(550℃下加热4h,骤冷)测试高温结合力后,银镀层起皮、起泡严重,无法满足使用环境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钢电镀银制品,从而解决现有产品的高温结合力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合金钢电镀银制品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合金钢电镀银制品,包括合金钢基体和由内到外依次电镀在合金钢基体上的铜镀层、镍镀层和银镀层。
本发明提供的合金钢电镀银制品,打底层使用铜镀层,其结构致密性好,可以有效防止打底层锈蚀,提高打底层结合力;中间层使用镍镀层,镍与铜、银不会在界面上形成弱共晶,且可以通过镍与铜、镍与银之间的相互扩散提高整体镀层的致密性、采用低应力镀镍溶液体系镀镍(氨基磺酸盐镀镍)降低镀层内应力,从而提高合金钢电镀银制品的高温结合力。550℃下的热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合金钢电镀银制品具有优异的高温结合力,可以满足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铜镀层的厚度为1~2μm,镍镀层的厚度为2~3μm,银镀层的厚度为5~8μm。
上述合金钢电镀银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合金钢基体前处理后,依次进行镀铜、镀镍和镀银处理,即得。
镀铜所用铜镀液的组成为:氰化亚铜35~70g/L,氰化钠12~20g/L,溶剂为水。优选的,镀铜时,以镀件为阴极,铜板为阳极,阴极电流密度为1~2A/dm2,在15~40℃下电镀的时间为5~10min。镀铜后流动水洗。采用上述铜镀液和镀铜条件,可获得镀层致密、结晶细致的打底层。
镀镍所用镍镀液的组成为:氨基磺酸镍380~420g/L,氯化镍2~5g/L,硼酸30~40g/L,溶剂为水。优选的,镀镍时,以镀件为阴极,镍板为阳极,阴极电流密度为1~2A/dm2,在40~60℃下电镀的时间为5~10min。镀镍后流动水洗。采用上述氨基磺酸镍镀液和镀镍条件,可进一步优化镀镍层的沉积质量,获得低应力的镍镀层,从而进一步改善镀层的结合力。
镀银包括依次进行预镀银和再镀银处理,预镀银所用预镀银镀液的组成为:氰化银钾3.7~11g/L,氰化钾70~90g/L,溶剂为水;再镀银所用再镀银镀液的组成为:氰化银钾82~92g/L,氰化钾46~53g/L,溶剂为水。优选的,预镀银时,以镀件为阴极,银板为阳极,阴极电流密度为1.5~2A/dm2,在15~40℃下电镀的时间为1~2min;再镀银时,以镀件为阴极,银板为阳极,阴极电流密度为0.5~1A/dm2,在15~40℃下电镀的时间为30~50min。预镀银后无需水洗,直接进行再镀银,再镀银处理后流动水洗。采用上述镀银过程,可进一步增强银镀层与镍镀层的结合力,优化银镀层的沉积质量。
所述前处理是对合金钢基体依次进行除油、活化和中和处理。优选的,除油所用除油液的组成为:商品除油剂CK-SO2(开封市电镀化工厂):40~50g/L,溶剂为水;除油处理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10~20min。除油处理后流动水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1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层电镀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薄膜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