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交换域回落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0787.0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9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金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H04W36/14;H04W3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亭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赵永刚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交换 回落 方法 装置 用户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交换域回落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UE在执行第一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后,接收第一信令消息,第一信令消息包括返回第一预设网络小区的消息;判断是否返回所述第一预设网络小区;若是,则返回所述第一预设网络小区。本发明能够在执行第一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后,判断是否还有后续待执行的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即第二电路域承载的业务,只有在无待执行的电路域承载业务时才返回LTE指定的小区,避免了在有后续待执行的电路域交换业务时,反复的CSFB过程导致通信状态异常,本实施例的方法相对于反复的CSFB过程减少了终端和网络间的信令开销,提高了通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交换域回落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由于LTE不支持语音通话等电路域的业务使得在没有部署VOLTE的网络里移动终端必须通过CSFB(CircuitSwitching Fall-back,电路交换域回落)的方式进行相应的CS(Circuit Switching,电路交换)域业务。当前各大商用网络下CSFB的实现过程基本步骤是:终端发起语音通话等电路域的业务,相关信令ESR(Extended Service Request,是LTE网络下的CSFB等规程中特有的上行空口信令,主要用于触发CSFB规程)传给LTE网络;LTE网络下发信令要求终端回落到指定的2G/3G小区;终端根据目标2G/3G小区所属的位置区情况决定是否发起位置更新过程.如果允许并发,终端会同时发起路由区更新过程;终端和网络开始CS域业务通信过程;CS域业务结束后,网络下发信令要求终端返回LTE指定的小区。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上述CSFB的实现过程中,如果终端又有新的CS域业务需要发起但又无法与当前尚未完全结束的CS域业务进行并发(比如电路域附加业务无法与另一条后续的电路域附加业务并发;又比如当时网络和终端的协议状态不支持并发等等),那么在当前的CS域业务通信过程结束的时刻,网络在不知情但通信状态正常的情况下下发信令要求终端返回LTE指定的小区,导致终端被强制返回LTE从而无法立即发起上述的后续的新CS域业务,终端直到在LTE网络重新驻留并注册完成之后,只能再次经过上述CSFB的基本步骤,才能继续进行这个后续的CS域业务;有些情况下,由于终端内置应用程序的特性,上述的CS域业务可能有连续很多条需要串行进行,比如电路域附加业务,这样会导致上述CSFB的步骤被很多次地反复执行易导致通信状态异常,大量增加了终端和网络间的信令开销,通信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电路交换域回落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能够降低终端和网络间的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交换域回落的方法,包括:
UE在执行第一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后,接收第一信令消息,所述第一信令消息包括返回第一预设网络小区的消息;
UE判断是否返回所述第一预设网络小区;若是,则返回所述第一预设网络小区。
可选的,所述UE判断是否可以返回所述第一预设网络小区,包括:
UE判断是否存在待执行的第二电路域承载的业务;
若存在,则不可以返回所述第一预设网络小区,执行第二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
可选的,在执行第一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用于触发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的请求;
接收第二信令消息,所述第二信令消息包括回落到第二预设网络小区的消息;
相应的,执行第一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包括:
在所述第二预设网络小区执行第一电路交换域承载的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0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