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海带加工废液中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新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30736.8 | 申请日: | 2017-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6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宋淑亮;吉爱国;张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 地址: | 25006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带 加工 废液 提取 聚糖 硫酸 新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海带加工废液中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新工艺,包括:(1)海带加工废水,分离得上清液;(2)调节上清液的pH至3.5~4.5,然后经150~250目的滤网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大孔树脂,65~75℃搅拌吸附1~2h,然后再用150~250目的滤网过滤,得树脂;(3)将所得树脂装入层析柱中,用氯化钠溶液对层析柱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进行超滤脱盐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干燥即得岩藻聚糖硫酸酯。该工艺具有不使用酸碱、有机溶剂、化学试剂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海带加工废液中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岩藻聚糖硫酸酯,又称褐藻多糖硫酸酯、褐藻糖胶,是一种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因为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所以其在水中有很好的溶解度。正是因为褐藻多糖硫酸酯的这一结构特点,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采取的提取方法都是以水作为溶剂,通过改变水的一些理化性质来提取褐藻多糖硫酸酯,比如采用稀碱、稀酸与热水浸提方法提取。利用这些方法最重要的原因是操作方便,又兼备成本不高工艺不难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其存在提取率较低、过滤纯化困难等缺点,重要的是还会很大程度地破坏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活性,为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近年,基于最常用的浸提法,人们又发展了新型提取技术,如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与酶解辅助提取,这些方法在提高提取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提取的成本,还会造成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某些理化指标降低,这为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褐藻多糖硫酸酯作为一种全新的提取思路,大孔树脂吸附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的区别在于其提取率相对更高,更重要的是纯化工艺相对简单。如果这种方法可行,这对于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大孔吸附树脂(MAR)又称聚合物吸附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特殊的空间立体结构。凭借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不溶于酸碱和有机溶剂)和吸附功能(选择性吸附有机物),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药物还有食品加工等领域。大孔树脂吸附除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还会受吸附热力学,动力学还有构效关系的影响。其中目标靶分子的构效关系对大孔树脂的影响最为突出。由于大孔树脂吸附也存在高选择性和专一性,所以研究好构效关系对于特定树脂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大孔树脂分为三类,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和极性大孔吸附树脂。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又称芳香族吸附剂,适用于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物质。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又称脂肪族,除了可以在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物质外还可以从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空间结构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如酰胺基等,这使得它可以凭借静电作用吸附某些极性物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海带加工废液中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新工艺,该工艺具有不使用酸碱、有机溶剂、化学试剂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海带加工废液中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
(1)海带加工废液:采用加工食用海带的海带加工蒸煮和冲洗废液,取上清液;
(2)调节上清液的pH至3.5~4.5,然后经150~250目的滤网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大孔树脂,65~75℃搅拌吸附1~2h,然后再用150~250目的滤网过滤,得树脂;
其中,所述大孔树脂为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网络结构的苯乙烯-二乙烯共聚体骨架上带有叔氨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3)将所得树脂装入层析柱中,用氯化钠溶液对层析柱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进行超滤脱盐,最后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干燥即得岩藻聚糖硫酸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备得到的岩藻聚糖硫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0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低分子量香菇多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羊栖菜水溶性多糖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