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三相电路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0211.4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奎;文杰;金珂存;阮嘉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夏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4 | 分类号: | H02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三相 电路 模拟 泄漏 电流 产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三相电路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三相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都会设计一个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一个模拟的泄漏电流来检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是否正常。但现有的三相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都是通过在两相之间或者在其中一相与零线之间安装一个电路和一个按钮,当按下按钮时,在电阻上产生一个模拟的交流泄漏电流。这样的结果是,当接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的这一相没有电源,或三相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被当作单相使用时,就会存在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失效的风险,不能正常检测产品的好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三相电路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该电路用于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三相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可以任意选用两相或一相与零线之间使用,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功能正常,可以稳定、可靠的检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是否正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三相电路模拟泄漏电流产生电路,包括三相整流电路、脱扣电路、漏电信号处理电路、互感器、按钮处理电路、浪涌保护电路;三相电经过三相整流电路整流后,再经过按钮处理电路进行处理,会产生一个脉动直流的模拟泄漏电流,这个模拟泄漏电流经过互感器后由互感器输出感应信号给漏电信号处理电路,再经脱扣电路带动脱扣器脱扣,使三相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断开,实现对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进行检测,浪涌保护电路实现对整个电路的浪涌保护。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组成;脱扣电路由脱扣线圈KA、电阻R2、二极管D9、电阻R1、可控硅VT1、可控硅VT2组成;按钮处理电路由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组成;浪涌保护电路由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2、压敏电阻RV3组成;二极管D1的阳极接相线L1、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电阻RS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阴极、脱扣线圈KA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接相线L2、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接电阻RS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脱扣线圈KA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接相线L3、二极管D7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阴极接电阻RS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脱扣线圈KA的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接相线L1,二极管D5的阳极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7的阳极、可控硅VT2的阴极、地;二极管D6的阴极接相线L2,二极管D6的阳极接二极管D7的阳极、可控硅VT2的阴极、地;电阻RS的另一端通过按钮S1接互感器;二极管D10的阳极接互感器、二极管D11的阳极、二极管D12的阳极,二极管D10的阴极接相线L1、压敏电阻RV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11的阳极接互感器、二极管D12的阳极,二极管D11的阴极接相线L2、压敏电阻RV1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12的阳极接互感器,二极管D12的阴极接相线L3、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7的阴极;压敏电阻RV1的一端接相线L1、二极管D10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接相线L2、二极管D1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压敏电阻RV2的另一端;压敏电阻RV2的一端接相线L3、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7的阴极、二极管D12的阴极、压敏电阻RV3的另一端,压敏电阻RV2的另一端接相线L2、二极管D1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压敏电阻RV3的一端接相线L1、二极管D10的阴极、压敏电阻RV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压敏电阻RV3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2的阴极、相线L3、压敏电阻RV2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7的阴极;脱扣线圈KA的另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可控硅VT1的阳极,可控硅VT1的控制极接电阻R1的一端,可控硅VT1的阴极接可控硅VT2的阳极,可控硅VT2的控制极接漏电信号处理电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vcc、二极管D9的阳极、漏电信号处理电路,电阻R1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9的阴极,漏电信号处理电路接互感器及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夏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夏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0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