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电子标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0205.9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行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F16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混凝土 预制件 电子标签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电子标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800多公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高铁的发展,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需要,必须开展铁路的电子信息化。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RFID技术具有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电子标签的编码方式、存储及读写方式与传统标签(如条码)或手工标签不同,电子标签编码的存储是在集成电路上以只读或可读写格式存储的;特别是读写方式,电子标签是用无线电子传输方式实现的。RFID电子标签突出的技术特点是: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存储的信息量很大;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或红外在材料介质的表面读取信息。
轨道施工时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如果将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与电子标签技术结合,那么就可以为铁路电子信息化提供技术基础,便于定位安装,检修替换。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钢筋具有干扰信号的问题,必须采用专门设计的装置将电子标签固定在预制件上,以防止干扰。目前大多数电子标签是在预制件的外部表面固定,还有一些预埋在预制件上的电子标签装置,然而这些品构造简单,强度较低,无法抵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力的影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晃动,不能够精确安装在指定位置上。不能满足高铁施工的高准精、标准化的要求,不能适用于高铁预制件的生产工艺中。因此必须开发一种新式电子标签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将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埋式的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电子标签装置,在浇筑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时,将该装置放入模具,浇筑完成后电子标签便与预制件为一体。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电子标签装置,包括钢制支架,所述钢制支架为门字型,钢制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脚、右支脚和横梁,左支脚和右支脚的底部采用钣金制成钢筋卡扣;横梁顶部设有标签安装座,标签安装座的顶面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抗金属电子标签;标签安装座上套设有防水帽,防水帽的内部形状与标签安装座形状一致,防水帽和标签安装座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制支架的横梁上设有减压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水帽内侧顶部设有两圈超声线。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水帽的外壁上设有防脱扣。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脱扣为三角锥形凸起。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标签安装座底部一体成型有固定卡扣,钢制支架的横梁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卡扣插入固定孔,使标签安装座固定在横梁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标签安装座底部的固定卡扣上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孔上一体成型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制支架的横梁的一侧,向下一体成型有侧固定板,侧固定板上设有侧固定孔。
一种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电子标签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抗金属电子标签,抗金属电子标签不能正常响应,则更换为正常的抗金属电子标签;
步骤二)将抗金属电子标签放入凹槽中,根据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的具体情况,将标签安装座固定在横梁或侧固定板上;
步骤三)将防水帽与标签安装座紧密扣合,使用超声波粘合机对防水帽和标签安装座进行超声波加热粘合;
步骤四)将钢筋架放入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模具,再通过两个钢筋卡扣将钢制支架固定钢筋架上;
步骤五)使用混凝土在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模具中进行浇筑,使防水帽的顶面与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的表面齐平,浇筑完成后即得到轨道交通混凝土预制件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行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行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0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