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728473.7 | 申请日: | 201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楠;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89/00;C08L71/02;C08L1/02;C08L3/02;C08K5/053;C08K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降解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乳酸颗粒80-120份、大豆蛋白粉40-60份、大豆粉40-60份、水55-75份、甘油15-30份、聚乙二醇15-25份,以及任选的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乳酸颗粒90-110份、大豆蛋白粉45-55份、大豆粉45-55份、水60-70份、甘油20-25份、聚乙二醇18-22份,以及任选的助剂;
优选地,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乳酸颗粒100份、大豆蛋白粉50份、大豆粉50份、水65份、甘油22.5份、聚乙二醇20份,以及任选的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偶联剂、还原剂或抗菌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偶联剂、还原剂和抗菌剂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偶联剂6-9份、还原剂0.5-1.5份和抗菌剂0.5-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苯酐或马来酸酐,优选为苯酐;
和/或,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优选为亚硫酸酸氢盐,进一步优选为亚硫酸氢钠;
和/或,所述抗菌剂为有机抗菌剂,优选为山梨酸钾或苯甲酸钠,进一步优选为山梨酸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乳酸颗粒90-110份、大豆蛋白粉45-55份、大豆粉45-55份、水60-70份、甘油20-25份、聚乙二醇18-22份、苯酐7-8份、亚硫酸氢钠0.8-1.2份和山梨酸钾0.8-1.2份;
优选地,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乳酸颗粒100份、大豆蛋白粉50份、大豆粉50份、水65份、甘油22.5份、聚乙二醇20份、苯酐7.5份、亚硫酸氢钠1份和山梨酸钾1份。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原料的混合物依次经过捏合、挤出和造粒,得到生物可降解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各原料混合,待混合物温度上升至100-105℃时,保温8-15分钟后,得到各原料的混合物;
优选为,先将大豆蛋白粉、大豆粉、水、甘油和助剂放入混料机中,加热至45-55℃后加入聚乳酸颗粒和聚乙二醇,待混合物温度上升至100-105℃时,保温8-15分钟后,得到各原料的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为,先将大豆蛋白粉、大豆粉、水、甘油和助剂放入混料机中,加热至50℃后加入聚乳酸颗粒和聚乙二醇,待混合物温度上升至102℃时,保温10分钟后,得到各原料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原料混合过程中混料机的转速为400-500转/分,优选为420-480转/分,进一步优选为450转/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捏合的温度为105-115℃,优选为108-112℃,进一步优选为1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机送料口位置温度为90-110℃,优选为95-105℃,进一步优选为100℃;
和/或,中部压缩区温度为120-135℃,优选为125-130℃,进一步优选为128℃;
和/或,挤出成型区温度为90-110℃,优选为95-105℃,进一步优选为100℃;
和/或,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50-350转/分,优选为280-320转/分,进一步优选为300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84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