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网呼叫中获取真实被叫号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7449.1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万辛;李鹏;何清林;黄远;杨晶超;张家琦;王子厚;刘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W12/12;H04L29/12;H04W8/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呼叫 获取 真实 被叫 号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网呼叫中获取真实被叫号码的方法,提出了“C/D口并接、Nc口串接”的解决方案,引入了MAP协议分析处理机制,解析MSRN/TLDN号码申请流程,动态获取MSISDN/MDN号码与MSRN/TLDN号码的映射关系,供呼叫处理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C/D口流量并接与Nc口流量串接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实现了MSRN/TLDN号码与MSISDN/MDN映射实时动态获取,从功能上,在Nc口信令解析时,能够根据真实被叫号码MSISDN/MDN进行处理,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从波及影响上,由于C/D口流量是并接方式,对C/D口业务没有任何影响,把对现网的影响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网安全及欺诈号码实时在线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网呼叫中获取真实被叫号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网通信已成为当前的主流。相比传统的固网通信,移动网具有移动漫游的便利。同时,由于移动用户的接入点不固定,移动呼叫流程需要根据用户的接入点,动态寻址到被叫。
为此,移动通信中引入了临时动态漫游号码概念。这个号码在G/W网中称为MSRN号码,在C网中称为TLDN号码。MSRN/TLDN在端局VMSC中分配和维护,每个VMSC预留特定的号段。当VMSC中的用户当被叫时,VMSC为该用户分配一个空闲的MSRN/TLDN号码。网络中的前向局使用MSRN/TLDN号码,分析路由到用户接入的VMSC。呼叫路由到VMSC后,VMSC释放这个MSRN/TLDN号码,供别的呼叫再使用。
电信网号码检测系统的接入点位于长途局TSS(Tandem Soft Switch,软交换汇接局)之间,根据移动呼叫原理,在长途局之间的SIP/BICC呼叫信令中,被叫号码是临时分配的MSRN/TLDN号码,从这个号码无法直接识别出具体的用户,无法实现主被叫号码关联的有害欺诈号码检测功能。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将每次呼叫临时分配的MSRN/TLDN号码,映射到相应的MSISDN/MDN号码,填写到CDR详单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网呼叫中获取真实被叫号码的方法,采用C/D口流量并接与Nc口流量串接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实现了MSRN/TLDN号码与MSISDN/MDN映射实时动态获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网呼叫中获取真实被叫号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移动用户通过开机、位置更新流程,接入到当前所在的端局VMSC后,HLR(Home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记录用户当前所在的VMSC,当主叫呼叫该移动用户时,使用手机号码MSISDN/MDN拨号发起呼叫,从主叫端局VMSC或主叫关口局GMSC,根据MSISDN/MDN号码向HLR查询被叫当前所在的端局VMSC;
(2)HLR根据用户登记的VMSC,向VMSC申请临时动态漫游号码;
(3)主叫用户发起呼叫时,在C/D口,将C/D口的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移动应用部分)流量并接到电信网号码检测系统中,系统根据MAP协议流程规范,解析MAP协议报文,获取MSRN(Mobile Station Roaming Number,移动台漫游号码)/TLDN(TemporaryLocal Directory Number,临时本地号码)号码与MSISDN(Mobile SubscriberInternational ISDN,移动台ISDN号码)/MDN(Mobile Directory Number,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号码的动态映射关系,并将解析获取的映射关系记录存储在系统内存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7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抖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话务异常检测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