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进油部件成型连续模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7418.6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顾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部件 成型 连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冲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成本、加工快的汽车进油部件成型连续模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冲压技术不断的发展、汽车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很多国外进口的零件将国产化。
图1和图2所示是一种汽车上的进油口件1,是一种空心斜锥体结构的冲压件,其成型难点在于侧面的进油槽11。进油口件1在连续加工过程中,一般通过底面12连接在金属原料带上,所以进油槽11的朝向是侧向。而模具的合模方向肯定是垂直于金属原料带输送方向的,合模方向与进油槽11的方向近乎垂直,构成了冲压困难。以往是加单冲模完成进油槽11的,但这样加工连续性差,加工效率低,不利于企业成本控制和产品交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成型模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加工快的汽车进油部件成型连续模及成型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汽车进油部件成型连续模,包括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的摆料区、冲槽区和摆正区;所述摆料区包括设于上模的摆料冲头和设于下模的摆料成型块,所述摆料冲头和摆料成型块具有能将产品成型区从水平姿态拍成斜向姿态的坡面;所述摆正区包括设于上模的摆正冲头和设于下模的摆正成型块,所述摆正冲头和摆正成型块具有能将产品成型区从斜向拍成水平姿态的平面。
具体的,所述冲槽区包括设于上模的压料块和从所述压料块中间穿过的开槽冲头以及设于下模的托料块和从所述托料块中部穿过的下脱块,所述压料块能上下伸缩并与所述托料块相对,所述下脱块能上下伸缩并与所述开槽冲头相对,所述压料块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下脱块在水平面的投影有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下脱块设有第一侧凸子,所述托料块内设有阻挡所述第一侧凸子上升的第一内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摆料区还包括设于上模的打弯块,所述打弯块能上下伸缩,所述摆料成型块设有配合所述打弯块的第一背脊,所述第一背脊位于所述摆料成型块坡面的反面;所述压料块上设有定位凸块,所述托料块上设有对应所述定位凸块的定位凹槽;所述摆正区还包括设于下模的顶块,所述顶块能上下伸缩并具有第二背脊。
进一步的,所述顶块在面向所述摆正成型块的一侧设有第二侧凸子,所述摆正成型块上设有阻挡所述第二侧凸子上升的第二内台阶。
汽车进油部件成型方法,步骤包括:
①半面冲断:通过四个连接部连在料带上的产品成型区将半面的两个连接部连同部分底面切除;
②摆料:顺着步骤①的切断部分,将产品成型区从底面拍偏;
③开槽:在产品成型区上冲切出进油槽;
④摆正:将产品成型区的底面打回水平姿态;
⑤修边:在产品成型区底面的其余部分切出产品轮廓。
具体的,步骤②中在所述底面的未变形部分打出直角形的折弯定位部,所述折弯定位部作为其后步骤的定位依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连续模能使进油口件的冲槽工序集成在连续化生产线当中,加快了制造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2、下模不会有凸出部分刮伤产品成型区。
3、模具能做出折弯定位部作为开槽步骤和摆正步骤的定位依据之一,这会令加工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进油口件的主视图;
图2为进油口件的右视图;
图3为实施例汽车进油部件成型连续模开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汽车进油部件成型连续模合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料带的变化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进油口件,
1’-产品成型区,
11-进油槽,
12-底面,
121-折弯定位部;
2-摆料区,
21-摆料冲头,
22-摆料成型块,
221-第一背脊,
23-打弯块;
3-冲槽区,
31-压料块,
311-定位凸块;
32-开槽冲头,
33-托料块,
331-定位凹槽
34-下脱块,
341-第一侧凸子;
4-摆正区,
41-摆正冲头,
42-摆正成型块,
43-顶块,
431-第二背脊,
432-第二侧凸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7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背板的加工模具
- 下一篇:高精度高效率薄板压形冲孔复合模具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