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6767.6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极原国际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7/04;A61P31/22;A61P37/0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德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人体血小板 中草药组方 水痘 产品发明 产品配方 体内毒素 医疗领域 制备工艺 组方科学 颗粒剂 免疫力 制备 精炼 根治 制作 | ||
发明名称:一种改善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品(可制作片剂和颗粒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改善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该产品为中草药组方,其组方科学精炼,制备工艺简单。能有效快速改善和提升人体血小板的数量,同时清除体内毒素,增加免疫力,降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风险。主要用途:该发明广泛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改善和治疗,尤其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水痘效果更为明显;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配方和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改善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小板减少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鼻衄,重者可表现为脏器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及脑出血等。
血小板减少主要体现形式较多,临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水痘”较为多见。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一)血小板生成较少:遗传性 如Fanconi贫血、先天性伴畸形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及May-Hegglin异常等。获得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浸润(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结核),化疗药物,辐射,巨核细胞再生障碍,病毒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影响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如酒精),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二)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感染,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蛇咬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烧伤等。
(三)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感染,周期性血小板减少,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肝素、奎宁、奎尼丁、解热镇痛药、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利福平、呋塞米、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磺脲类降糖药及苯妥英钠等),输血后血小板减少。
(四)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降温。
(五)血小板丢失:出血、体外灌注、血液透析。
(六)其他:假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也堪称为疑难之症。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就是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减少,止血和凝血功能就会减弱或造成很多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以青年女性为多,男、女发病率为1:3~4。本病发病无地域差别,发病率约为1/20000,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30岁以下占60%-76%,40岁以上不超过10%。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临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水痘较为多见。
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通用的治疗手段是以药物增加血小板数量,但停药后血小板数量又会减少。所以,在国际上改善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仍存在缺陷,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医疗领域还有巨大发展空间,需要新的研究和发现来弥补这一医疗领域的空缺。而我公司所开发的产品能够有效的改善和治疗血小板减少引起的部分疾病。尤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水痘为更佳。完全迎合国际医疗和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产品。具有改善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功能。从而弥补了国际上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配方组成及份量:大黄1-20份 黄芩10-15份 桔梗1-10石膏1-20份甘草1-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极原国际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极原国际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6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