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付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6327.0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雷臣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9 | 代理人: | 王洪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付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支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付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智能移动终端已经在人类社会普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支付技术更是飞速发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今移动终端用户出门基本上只需要带上移动终端,即可通过电子支付完成日常生活中各种支付。
移动终端上电子支付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如下弊端导致用户钱财受损。目前,移动终端上电子支付主要是通过指纹、密码进行安全验证。实际使用过程中,支付密码可能被他人获知使用其进行支付;而用于支付认证的指纹在支付密码被获知后也可以被更改,他人依然可以根据获知的支付密码以及修改后的指纹完成支付。
可见,现有的支付鉴权方式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付鉴权方式安全性差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付鉴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获取与支付账户的实名认证信息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若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则记录本次支付行为并响应支付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获取与支付账户的实名认证信息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特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匹配,记录本次支付行为并响应支付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书中任一种支付鉴权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书中任一种支付鉴权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支付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依据与支付账户的实名认证信息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支付认证,由于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实名认证信息绑定,而实名认证信息可以证明唯一实名用户的身份,因此若第二生物特征信息验证通过,即可确认本次支付为实名用户本人所发起,并非他人发起,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非实名用户本人的支付行为,提升了支付的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支付鉴权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支付鉴权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建立支付账户的实名认证信息与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是绑定关系建立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支付鉴权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支付鉴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6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