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化电子线圈浸锡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25947.2 | 申请日: | 201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邓君;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06 | 分类号: | B23K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电子 线圈 浸锡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化电子线圈浸锡机,它包括控制箱,控制箱上一端设有震动盘,震动盘出料端设有定位轨道;定位轨道一侧设有碰焊夹装置,另一侧设有碰焊箱;碰焊夹装置上方设有装卸机械手;装卸机械手侧边设有输送带;输送带上设有载具板;载具板内均匀设有用于放置电子线圈的贯穿载具板两端面的料管;输送带另一侧设有用于运输载具板的夹料机械手;夹料机械手下方设有用于将载具板内的电子线圈运输到浸锡机械手的过料装置;过料装置前端设有浸锡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浸锡机械手另一侧设有浸锡装置;本发明实现机械全自动控制完成电子线圈定点浸锡,大大提高了电子线圈的浸锡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线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全自动化电子线圈浸锡机。
背景技术
电子线圈2如图11所示,电子线圈2加工时需要进行碰焊浸锡,碰焊浸锡因工序多,大多采用手工上料、夹子夹取电子线圈放入浸锡池中进行上锡,此种作业方式速度缓慢,无法标准控制浸锡深度和浸锡时间及定点定位功能,因液态高温氢氧化钠和液态高温锡都是危险物品,人工手动操作距离危险源很近,很容易发生安全中毒事故,溅出的浸锡不好处理,此外设备周围环境也很差,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全自动化电子线圈浸锡机以替代人工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电子线圈浸锡机,实现机械全自动控制完成电子线圈定点浸锡,大大提高了电子线圈的浸锡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化电子线圈浸锡机,它包括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上一端设置有用于传送电子线圈(2)的震动盘(3),所述震动盘(3)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电子线圈(2)的定位轨道(15);所述定位轨道(15)一侧设置有碰焊夹装置(4),另一侧设置有碰焊箱(5);所述碰焊夹装置(4)上方设置有用于将电子线圈(2)运送到载具板(29)内的装卸机械手(6);所述装卸机械手(6)侧边设置有输送带(7);所述输送带(7)上设置有载具板(29);所述载具板(29)内均匀设置有用于放置电子线圈(2)的贯穿载具板(29)两端面的料管;所述输送带(7)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运输载具板(29)的夹料机械手(8);所述夹料机械手(8)下方设置有用于将载具板(29)内的电子线圈(2)运输到浸锡机械手(68)的过料装置(9);所述过料装置(9)前端设置有浸锡机械手(68)和下料机械手(12);所述浸锡机械手(68)另一侧设置有浸锡装置(11)。
进一步的,所述碰焊夹装置(4)包括设置在控制箱(1)上的座板(66);所述座板(66)上通过碰焊夹上下气缸(24)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67);所述升降板(67)上通过碰焊夹纵向气缸(21)连接有纵向滑动板(65);所述纵向滑动板(65)上通过碰焊夹推进气缸(23)连接有推送滑板(64);所述推送滑板(64)上通过碰焊夹横向气缸(20)连接有横向滑板(14);所述横向滑板(14)前端均匀设置有碰焊夹杆(18);所述碰焊夹杆(18)前端设置有碰焊夹(22);所述定位轨道(15)连接输送电机(16);所述碰焊箱(5)上均匀设置有与碰焊夹(22)配合的碰焊头(13)。
进一步的,所述装卸机械手(6)包括设置在控制箱(1)上的横移气缸(27),所述横移气缸(27)连接安装座(70);所述安装座(70)上设置有料座气缸(69);所述料座气缸(69)前端设置有上料座(71);所述上料座(71)前端均匀设置有装料槽条(25);所述装料槽条(25)上设置有刮料板(28);所述刮料板(28)背部连接推料气缸(26)。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7)上设置有载具板(29);所述输送带(7)包括上下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层输送带(32)和下层输送带(36);所述上层输送带(32)和下层输送带(36)两端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的导向板(34);所述导向板(34)连接导向板升降气缸(35);所述上层输送带(32)侧边设置有定位气缸(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工程用管道摆放架
- 下一篇:一种平板型产品的组合式包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