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上料系统及上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5473.1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0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雍占琦;檀学莹;崔云飞;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转子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上料系统及上料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机转子装配是压缩机装配的关键环节,传统压缩机的转子以热套方式装配,但变频压缩机的结构和转子材料特性决定了转子装配时,只能采用冷压方式,热套方式会造成转子裂纹。压缩机曲轴的偏心特性、非承力缸体结构及组合后转子间隙的严格要求,决定了实现转子精密压配的技术难度很大,国外相关企业也无可以满足我国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要求的成熟设备。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大多数压缩机企业使用人工装配检测的方法,为了使得检测精度高,效率更高的装配,本申请人之前提出了在线式高效率自动精密压配设备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122068.2和CN201310122155.8的专利文献。
但是,上述仅是针对自动压配过程所提供的方案,未涉及转子的自动上料过程,为了能够实现从转子上料到装配到压缩机中整体的自动压配化方案,需要一种转子上料的解决方案,以支持所述整体的自动压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上料系统及上料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上料系统,包括,转子输送设备,其至少包括:
将转子接续传输的一直线输送机构,该直线输送机构上设置承载所述转子的一承载部,该承载部可水平转动;
转子角度检测机构,朝向被直线输送机构输送到某位置时的转子设置;
所述承载部根据转子角度检测机构的检测转动其上的转子至规定朝向。
由上,通过直线输送机构可以将转子进行上料的直线输送,而通过转子角度的检测机构与所述承载部可将待装配转子调整至待装配角度,从而实现根据装配过程中转子所需角度、位置,将转子调整和送达,以实现对所述整体自动压配过程的支持。
可选的,所述转子输送设备包括:
由所述直线输送机构构成的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用于将转子朝向距离转子目的位置缩短的方向传输一定距离;
与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构成角度的送第二直线输送机构,具有将所述转子夹持传输的夹持部,用于将第一直线输送机构送达的转子夹持传输给第三直线输送机构;
所述第三直线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机构构成角度设置,具有将所述转子夹持传输的夹持部,用于将第二直线输送机构送达的转子夹持传输至转子目的位置。
由上,通过所述相邻构成角度的直线输送机构,实现将转子朝向转子目的位置接续传输,这样可以适配于转子原始的来料位置与目的位置难以直接传输的情况,便于在生产线上的空间布设。
可选的,所述第一、二、三直线输送机构中相邻的直线输送机构成直角设置。
由上,可缩短第一、二、三直线输送机构长度,从而使得空间布设紧凑。
可选的,所述转子角度测量机构包括一传感器,于所述直线输送机构的传输行程的送达位处的上方设置。
由上,该传感器可布设于所述直线输送机构的传输行程的送达位处,是基于送达位处会具有所传输转子的停顿时间,有利于传感器对转子角度的识别。
可选的,所述第三直线传输机构的夹持部为外夹式结构,其开口朝向转子目的位置设置;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承载部与第三直线输送机构夹持部位于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机构的夹持部为内撑式结构,朝向下方设置,支撑所述夹持部的轨道高于所述承载部设置,该夹持部沿该第二直线输送机构的轨道可运行至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的传输行程的送达位处上方位置;
所述传感器为滑动设置,可远离所述直线输送机构的传输行程的送达位上方位置滑动。
由上所述结构,当第二直线输送机构的夹持部运行至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的传输行程的送达位处上方位置前,所述传感器可滑动让位,从而使得系统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侧部通过竖直的连杆连接其下方的一滑块配合相应的一轨道进行所述滑动设置,所述滑块配合的该轨道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机构的轨道平行设置。
由上,所述传感器的滑块、轨道位于其下方,且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机构的轨道平行设置,使得系统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三直线输送机构夹持部正对处具有同一水平面的一支撑台,其为第二直线输送机构送达位与第三直线输送机接收位的交接位。
由上,通过该交接作用的支撑台,使得两具有夹持部的直线输送机构的转子交接松散配合,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下件的采血管合盖装置
- 下一篇:钢珠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