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蟑螂清液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蟑螂清液诱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5129.2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5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邱崇文;林先贵;王一明;钟振芳;蒋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广东海纳农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N65/34 | 分类号: | A01N65/34;A01N47/28;A01P7/04;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蟑螂 诱杀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蟑螂清液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蟑螂清液诱杀方法,选择木瓜益菌素作为清液母体;木瓜益菌素内添加尿素并溶解搅拌均匀;尿素添加重量比为5%‑30%。本发明通过木瓜益菌素独特的香气对蟑螂进行引诱,蟑螂吸食含尿素的木瓜益菌素后不久即死亡,尸体漂浮在容器内。本发明不采用任何有毒害的物质,绿色无污染;灭杀效果明显,大小通杀,并且具有持续效果,灭杀彻底;木瓜益菌素香气宜人,不会产生任何难闻气味;现场诱杀,不会产生蟑螂吸食后死亡在角落难以清除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蟑螂清液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蟑螂清液诱杀方法。
背景技术
蟑螂、老鼠、苍蝇和蚊子为人类“四害”,蟑螂更是由于其杂食性、繁殖迅速、恶劣环境极强生存能力、携带病菌多样化等特性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祸首之一并且难以灭杀。同时,由于蟑螂喜欢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又都具备其栖居条件,故而很多家庭深受其扰与害,已跃居成为头号家庭害虫。
现有蟑螂药主要成分绝大部分为低毒药物,且需要与食物混合通过蟑螂进食来达到杀蟑螂目的,这样灭杀蟑螂有以下缺陷:一是低毒药物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通过被动等待蟑螂食用若蟑螂不吃效果就会很差,即使吃了由于其繁殖能力很强,也只能降低蟑螂数目,不能彻底灭杀;三是长期用蟑螂会产生抗药性,效果越来越差。
中国专利号201310715889.7公开了用硼酸进行灭蟑,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937432.X公开了一种引诱剂加蚍虫啉的灭蟑剂进行灭蟑,其中前者不能彻底清除蟑螂,后者采用低毒药物,并且采用上述灭蟑机存在蟑螂死后尸体藏于角落难以清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蟑螂清液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蟑螂清液诱杀方法,解决了现有灭蟑剂无法彻底清除蟑螂以及存在蟑螂尸体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蟑螂清液诱杀剂,包括木瓜益菌素和重量比重为5%-30%的尿素。
优选的,所述木瓜益菌素由木瓜、红糖、水、葡萄糖以及碳酸钙按重量比重为2:1:10:0.2:0.1发酵而成。
优选的,所述尿素添加重量比为15%-20%。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蟑螂清液诱杀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木瓜益菌素作为清液母体;
(2)木瓜益菌素内添加尿素并溶解搅拌均匀;
(3)尿素添加重量比为5%-30%。
优选的,所述木瓜益菌素清液制备方法如下:
(1)木瓜:红糖:水:葡萄糖:碳酸钙=2:1:10:0.2:0.1(重量比);
(2)将上述物质按比例称重到容器进行密封发酵,每隔两天开封搅拌一次,三个月后取液体过滤即得。
优选的,木瓜益菌素清液内添加尿素并溶解搅拌均匀,尿素添加重量比为15%-20%。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蟑螂清液诱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往敞口瓶或杯内加入上述制备方法中得到的蟑螂清液诱杀剂;将所述敞口瓶或杯置于蟑螂常出没处。
优选的,所述蟑螂清液诱杀剂装入容器体积为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由上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不采用任何有毒害的物质,绿色无污染;2、灭杀效果明显,大小通杀,并且具有持续效果,灭杀彻底;3、木瓜益菌素香气宜人,不会产生任何难闻气味;4、现场诱杀,不会产生蟑螂吸食后死亡在角落难以清除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广东海纳农业研究院,未经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广东海纳农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距离采煤工作面降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三聚氰胺树脂鞣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