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24783.1 | 申请日: | 201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0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仁;张晓颖;周向同;荣新山;倪慧成;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25/42 | 分类号: | C03C25/42;C02F3/10;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玄武岩 纤维 表面 改性 涂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正硅酸四乙酯TEOS、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按照质量比1.18:4.00:6.31搅拌混合,用盐酸调节pH至3~4,30℃持续搅拌3h获得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
B、将适量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加入配有机械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将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溶液、聚丙烯酰胺溶液和1/3的水性环氧树脂加入混合液中,搅拌至均匀,回流反应温度为40~50℃;
C、将反应温度升至65~80℃,同时滴加剩余的水性环氧树脂和引发剂溶液,以pH缓冲剂调pH在12~14之间,持续搅拌3~5 h,其中,pH缓冲剂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D、待反应完全,降至室温,滴加盐酸调pH值7~8,过滤,得到聚丙烯酰胺/水性环氧树脂/纳米SiO2复合乳液,即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回流反应温度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反应温度75℃,pH值为13,pH缓冲剂为氢氧化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百分数为: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1.17~5.88%;硅烷偶联剂0.09~0.47%;表面活性剂0.06~0.2%;聚丙烯酰胺0.12~0.59%;水性环氧树脂2.18~31.57%;引发剂0.07~0.12%;去离子水61.17~96.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百分数为: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3.52%,硅烷偶联剂0.28%,表面活性剂0.15%,聚丙烯酰胺0.35%,水性环氧树脂19.14%,引发剂0.09%;去离子水76.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
所述水性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KPS和过硫酸铵APS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氧树脂为E-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MAC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DAC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KPS。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47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包带拉伸烘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BOPP膜生产的拉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