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声波设备脱除含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2709.6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0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平;朱燕;俞健健;冯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B01D53/9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超声波 设备 脱除 硫化氢 气体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设备脱除硫化氢气体的方法,将超声波雾化后的脱硫剂和含硫化氢气体喷入超重力旋转机中,脱硫液滴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然后富液在配置有超声波发生器的再生槽中与空气接触再生。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设备脱硫装置替代传统低传质效率的脱硫塔,提高了气液传质效率,缩短氧化脱硫和脱硫液再生以及硫磺沉降时间,并有效的消除了反应产生的泡沫;具有设备体积小、质量轻、占用空间少、开停车方便、维护与检修方便等优点,且技术工艺简单、持液量少、能耗低、副反应少;可以用于炼厂气、合成气、水煤气、克劳斯制硫磺尾气等含硫化氢气体的脱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设备脱除硫化氢气体的方法,适用于炼厂气、合成气、水煤气、克劳斯制硫磺尾气等含硫化氢气体的脱除。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天然气、油田开发、焦炉煤气和半水煤气等工业气体中,硫化氢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杂质。它的存在不仅会造成设备和管路腐蚀,而且会给环境带来相当严重的危害,属于必须消除或控制的污染物。不同含量的硫化氢可采用不同的工艺过程,当酸气中硫浓度较高时,应用比较普遍的是醇胺吸收-Claus法脱硫制硫工艺。而当硫化氢浓度较低或硫化氢浓度较高但气体流量不大的场合,广泛采用的是湿法氧化还原法脱硫制硫工艺。
通常,湿式氧化法脱硫常用的吸收设备为填料塔、筛板塔等传统塔设备,在传统塔设备中通过脱硫液与含硫酸性气在吸收塔内部逆流接触,达到净化的目的。因受常规重力场的限制,气液两相的相对运动速度很慢,气液两相的相界面更新速度也较慢,因而传质强度不大,吸收效率较低,操作弹性低,设备体积庞大、填料易堵塞、开停车难等缺点。而湿式氧化法脱硫的再生设备中,脱硫液氧化再生生产硫磺,脱硫液中悬浮硫偏高,硫颗粒偏小等缺点,产生大量的硫泡沫,严重影响了脱硫效率,甚至因硫磺堵塔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采用超声波设备脱硫装置替代传统低传质效率的脱硫塔,提高了气液传质效率,缩短氧化脱硫和脱硫液再生以及硫磺沉降时间,并有效的消除了反应产生的泡沫。具有设备体积小、质量轻、占用空间少、开停车方便、维护与检修方便等优点。且技术工艺简单、持液量少、能耗低、副反应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湿式氧化还原法脱硫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设备脱除硫化氢气体的方法,它在传统络合铁湿式氧化脱硫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设备脱硫装置替代传统低传质效率的脱硫塔,在硫化氢氧化和脱硫液再生中均采用超声波发生器,极大的强化了过程传质效率,缩短氧化脱硫和脱硫液再生时间,有效的消除了反应产生的泡沫。同时在硫磺沉降阶段采用了超声波发生器同硫磺改性剂共同作用,使硫磺沉降时间也大大缩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将超声波雾化后的脱硫剂和含硫化氢气体喷入超重力旋转机中,脱硫液滴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然后富液在配置有超声波发生器的再生槽中与空气接触再生。
一般地,所述的脱硫剂为络合铁、碱溶液、稳定剂、杀菌剂、硫磺改性剂、缓蚀剂组成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总铁浓度为0.1~30 g/L,碱浓度2~20 g/L,稳定剂/总铁=0.8~1.5摩尔比,杀菌剂10~50 ppm,硫磺改性剂50~100 ppm,缓蚀剂0.05~5 g/L。
本发明方法可处理H2S体积含硫0.5~10%的酸性气体,根据不同的含硫原料气,脱硫剂的组成与配比不同,同时吸收工艺参数可调节。
本发明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工序:
(一)利用超声波雾化器将脱硫剂雾化成10-50μm的液滴,将所得的脱硫液滴与含硫化氢的气体均匀混合,并在不超过1s的时间内,喷入超重力旋转机中。
(二)在超重力旋转机中,脱硫液滴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脱除硫化氢的气体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后续工段。同时含有硫化氢的液体在超重力旋转机的旋流场中被分离出来,经排液口进入富液罐,由富液泵打入侧壁配置有多个超声波发生器的再生槽中,与空气混合接触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2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脱硫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脱硫吸收塔高温烟气均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