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22448.8 | 申请日: | 201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军;马琦;许建全;彭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好氧型 污水 生化 处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包含好氧菌的淤泥层,还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池体的底部还等距排布有辅佐输气管,所述辅佐输气管的表面轴向均布有出气壁孔,且辅佐输气管的自由端封堵;所述辅佐输气管匹配有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使相邻的所述辅佐输气管轮流导通。该处理池可以促进池底淤泥层之间的好氧菌的相互流动,从而促进繁殖,以提高整体菌群质量,提高处理池的生化处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施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通常包括生化处理工序,一般地,配置有好氧菌池及厌氧菌池;对于好氧菌池,为了提高好氧菌的活性,保障生化反应效果,需要在池内设置曝气系统,以连续地给池内提供大量的氧气,从而保障好氧细菌的生物活性,以促进有机物降解能力。
而对于目前的好氧菌池,其曝气系统以固定的模式为水池提供氧气,使池内的细菌保持较为稳定的分布状态,这并未有对好氧菌的繁殖提供最优化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该处理池可以促进池底淤泥层之间的好氧菌的相互流动,从而促进繁殖,以提高整体菌群质量,提高处理池的生化处理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包含好氧菌的淤泥层,还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池体的底部还等距排布有辅佐输气管,所述辅佐输气管的表面轴向均布有出气壁孔,且辅佐输气管的自由端封堵;所述辅佐输气管匹配有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使相邻的所述辅佐输气管轮流导通。
作为优选,所述供气系统包括辅佐气泵,所述辅佐气泵的输出总管通过分流器后分接至各所述辅佐输气管;所述分流器的各分流管中串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通断受控制器控制,以实现相邻的所述辅佐输气管轮流导通。
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辅佐输气管每隔1-2小时轮流导通一次。
作为优选,所述辅佐输气管由弹性材料构成,且其轴线呈波浪线状;且对于开启状态的电磁阀,其开口大小连续波动;从而使辅佐输气管内形成波动气流,以对辅佐输气管形成连续脉冲,使辅佐输气管连续抖动,从而促进辅佐输气管周围的淤泥连续松动,使辅佐输气管中的空气更易于释放到淤泥中,提高辅佐输气管周围淤泥的含氧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相较于普通曝气池,增设了所述辅佐输气管,当辅佐输气管A对外输气时,该辅佐输气管A周围的淤泥中的含氧量明显增强,使得其它区域的好氧菌趋向于该辅佐输气管A,而当该辅佐输气管A关闭,其相邻的辅佐输气管B导通时,辅佐输气管A处的好氧菌又趋向于辅佐输气管B,由此,可以促进淤泥层中各区域之间的好氧菌的流动和交融,以提高菌群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生化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中,辅佐输气管与供气系统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3是本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中,辅佐输气管与供气系统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好氧型污水生化处理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设有包含好氧菌的淤泥层2,还设有曝气系统(未图示);所述池体1的底部还等距排布有辅佐输气管3,所述辅佐输气管3的表面轴向均布有出气壁孔,且辅佐输气管3的自由端封堵;所述辅佐输气管3匹配有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使相邻的所述辅佐输气管3轮流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2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列车跨线进路效率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蚜茧蜂产品工厂化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