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UV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2278.3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盛明伟;马腾;李岳明;李晔;孙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39 | 分类号: | B63G8/39;B63C11/52;G01S15/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舱 多波束 承载部件 基阵 承载底板 斜槽 多波束声纳 螺栓 搭载装置 壳体两侧壁 圆周外表面 环形内壁 壳体内壁 相位相干 夹角为 矩形槽 上表面 左右壁 固连 壳体 相切 圆孔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UV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主要包括AUV壳体、第一电子舱上承载部件、多波束电子舱、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承载底板、多波束左基阵、多波束右基阵;承载底板固连在多波束AUV壳体内壁,承载底板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连接;第一电子舱上承载部件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进行连接;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环形内壁与多波束电子舱圆周外表面相切;第一电子舱上承载部件环形部分开有平行4条矩形槽;AUV壳体两侧壁分别开斜槽,多波束左基阵、右基阵分别放置在斜槽中;在AUV左右壁斜槽周围两侧分别开4个圆孔,利用通过该孔进行固定;多波束左基阵与多波束右基阵夹角为60°,以便保持良好的相位相干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于AUV探测的一种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具体地说是多波束声纳基阵与电子舱相分离的一种AUV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开发海洋、利用海洋需求不断增加和多波束技术的发展,利用多波束声纳进行海底地形测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多波束声纳的声学特性,即测绘精度与声纳距底高度有关,使用AUV搭载多波束声纳进行近底面测绘成为了深海海底测绘的重要可行手段。
目前针对AUV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没有相关的设计,较为相似的是:
公开日为2015年9月16日,公开号为CN104908910A,发明名称为“一种水下探测设备自动收放装置”的专利申请,该专利使用水面航行器作为载体,作业范围与本发明设计不同,无法实现对较深海域的扫描测绘。
公开日为2010年6月23日,公开号为CN101750611A,发明名称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目标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主要是使用单波束前视声纳进行环境感知,无法完成地形测绘,同时,没有考虑到设备与水的热量交换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AUV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对多波束声纳基阵与电子舱分离搭载,安装与拆卸方便,多波束声纳布置于AUV内部,仅通过两个“中字形”开口实现声波的发射与接受,不需要外置其他设备,保证了AUV的流线型外形,减小阻力。通过电子舱上、下承载部件矩形开孔的设置保证了电子舱与水的热交换,散热效果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UV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主要针对于基阵与电子舱相分离的多波束声纳,适用于AUV承载相位相干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进行水下探测作业,且能实现多波束声纳圆柱型电子舱的散热与固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AUV多波束声纳搭载装置,包括AUV壳体7、第一电子舱上承载部件1、多波束电子舱3、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4、承载底板5、多波束左基阵2、多波束右基阵6;所述承载底板5通过焊接固连在AUV壳体7内壁上,承载底板5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栓8与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4连接,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4承载多波束电子舱3并对多波束电子舱3进行径向限位;第一电子舱上承载部件1通过第二螺栓9与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4进行连接,并对多波束电子舱3进行径向限位;第二电子舱下承载部件4环形内壁与多波束电子舱3圆周外表面相切;AUV壳体7两侧壁分别开斜槽,多波束左基阵2和多波束右基阵6分别放置在斜槽中,左斜槽10和右斜槽11的内表面分别与多波束左基阵2和多波束右基阵6外表面相切;在AUV壳体7左右壁斜槽周围两侧分别开4个圆孔,利用通过该孔的螺栓对多波束左基阵2、多波束右基阵6进行固定;多波束左基阵2与多波束右基阵6夹角为60°。
所述的AUV壳体7左侧加工承载多波束左基阵2槽道与竖直方向夹角30°;所述的AUV壳体7右侧加工承载多波束右基阵6槽道与竖直方向夹角30°。
所述的第一电子舱上承载部件1环形部分开有平行4条矩形槽。
所述的AUV壳体7两侧壁所开的斜槽与AUV壳体7的相交面为“中”字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2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履带行走机构的泥土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眼科检查工具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