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掺杂淀粉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20861.0 | 申请日: | 201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0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杨超;王陶;张志智;尹泽群;刘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C08F251/00;C08F220/34;C08F226/02;C08J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掺杂 淀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掺杂淀粉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淀粉微球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所述淀粉微球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100份去离子水、2~20份淀粉、10~45份三乙醇胺、0.105~14.6份环氧氯丙烷、0.5~17.5份阳离子单体、0.001~0.2份引发剂、0.05~10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300~800份烷烃类化合物、15~250份乳化剂、0.5~200份无机盐溶液,有机溶剂300~800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淀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淀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钻井技术(简称屏蔽暂堵技术),主要是用来解决裸眼井段多压力层系地层保护油气层的问题,即利用钻进油气层过程中对油气层发生损害的两个不利因素(压差和钻井液固相颗粒),将其转化为保护油气层的有利因素,达到减少钻井液、水泥浆、压差和侵泡时间对油气层损害的目的。
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钻井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利用油气层被钻开时,钻井液液柱压力与油气层压力之间形成的压差,在极短时间内,迫使钻井液中人为加入类型和尺寸的固体粒子进入油气层孔喉,在井壁附近快速、浅层、有效的形成一个堵塞带,防止钻井液继续侵入油气层,减少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其厚度必须大大小于射孔深度,以便在完井投产时,通过射孔解堵。钻井完成后,若裸眼完井,堵塞带可通过酸化等措施消除,使油气层恢复原来的渗透率,保证油气井具有较好的产量。
微球类化合物是目前较常用于油气层保护的暂堵剂,其中与交联淀粉微球相关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有技术对单分散或多分散的淀粉微球研究较多,专利CN201410236878.5通过反相乳液合成法得到了一种粒径在20~200 nm范围内可控的呈单分散性分布的淀粉微球。CN201510151917.6介绍了一种以直链淀粉为原料、多分散性纳米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产物可在水中稳定分散。CN201510175382.6提供了一种具有粒度梯度特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另外,专利CN201611156727.4介绍了一种磁性阳离子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目前,对于具有阳离子掺杂的、粒径均匀分布的多分散淀粉微球几乎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阳离子掺杂淀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淀粉微球具有均匀分布的多分散性,微球硬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淀粉微球,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淀粉微球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100份去离子水、2~20份淀粉、10~45份三乙醇胺、0.105~14.6份环氧氯丙烷、0.5~17.5份阳离子单体、0.001~0.2份引发剂、0.05~10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300~800份烷烃类化合物、15~250份乳化剂、0.5~200份无机盐溶液,其中无机盐溶质占0.025~50份、有机溶剂300~800份。
上述淀粉微球中,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淀粉微球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100份去离子水、5~15份淀粉、20~35份三乙醇胺、1.04~7.8份环氧氯丙烷、7.5~12.5份阳离子单体、0.02~0.1份引发剂、2~6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250~550份烷烃类化合物、30~100份乳化剂、30~150份无机盐溶液,其中无机盐溶质占0.5~30份、有机溶剂250~550份。
上述淀粉微球中,所述淀粉微球的粒径可控范围为0.1~500μm,所述淀粉微球粒径在粒径集中分布区间(其中,所述粒径集中分布区间定义为除去两端粒径边界外,粒径分布所占比例≥90%的连续区间,从粒径分布图来看,所述粒径集中分布区间就是粒径分布呈近似直线分布的区域,不包括两端的具有明显拐点的区域)内呈均匀分布的多分散性,所述粒径集中分布区间内的粒径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将粒径集中分布区间均分成n个区间,每个区间的微球占比为:,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上述淀粉微球中,所述的淀粉为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玉米淀粉和/或马铃薯淀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0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设备及其用途
- 下一篇:利用针式喷管的多粒子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