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檀香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18937.6 申请日: 2017-08-21
公开(公告)号: CN109744142A 公开(公告)日: 2019-05-14
发明(设计)人: 刘英;曾炳山;裘珍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G24/28;A01G24/15;A01G24/10;A01G17/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陈娟
地址: 51052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檀香 生根培养 配比 瓶苗 扦插 生根 组培快繁 落叶 移植 规模化生产 外植体消毒 病害控制 丛芽诱导 大量元素 继代培养 快速繁殖 培养材料 配套技术 扦插育苗 水分控制 养分补充 种源试验 组织培养 轮伐期 萌芽条 切入点 生根率 无性系 蔗糖 炼苗 优树 组培 激素 育苗 苗木 生长 死亡 生产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檀香组培快繁微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萌芽条的培养;S2、外植体消毒;S3、丛芽诱导;S4、继代培养;S5、预生根培养;S6、炼苗培养;S7、微扦插移植。本发明以1/3轮伐期以上的种源试验林的优树为培养材料,组培快繁为基础,预生根瓶苗为切入点,通过调整大量元素配比、激素浓度及配比、蔗糖浓度、移植介基及配比、水分控制及养分补充、病害控制等系列技术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套檀香微扦插生产配套技术,解决了檀香生根培养不生根和落叶死亡的问题,实现预生根培养45天后,98%的瓶苗高度达3.5cm以上,生长健壮不落叶;实现微扦插预生根瓶苗生根率达到60%以上;实现无性系组培苗木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带林木的良种选育及苗木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檀香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微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檀香(Santalum album L)是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属的一种常绿半寄生小乔木,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它是一种集药用、佛教用品、香料、精细工艺雕刻材料于一体的重要经济树种。

檀香消费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世界公认为高档消费品。目前,国内外檀香资源在急剧减少,现在全球年产量不足1000吨,檀香香精产量不足1吨,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因此,檀香种植业成为新生的朝阳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目前,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福建等省区大力推广檀香栽培,并获得了具有经济价值的心材,但缺乏优质的檀香苗木,更缺乏檀香优良无性系,限制了檀香种植业产业的发展。选择优良母株,进行无性系繁殖是实现檀香栽培良种化和无性系化的关键技术,攻克檀香组培苗木生根难,生根培养不生根和落叶死亡,移植成活率低的问题,是檀香繁殖和栽培必须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原有技术状况:组织培养从外植体消毒→增殖培养→生根培养→苗圃移植。利用上述方法对檀香进行快繁存在以下缺陷:

檀香为半寄生的植物,种胚萌发后不久,根系即可形成吸盘,吸附在其它植物根系上,从其它植物的根系中吸收水分和营养,这一特性决定了檀香组培诱导生根难,或者诱导形成根原基和短根后,难以继续发育形成良好的能够支撑移植成活的根系。因此,常规组培生根培养难度大,移植成活难度亦大。另外,檀香根系营养吸收能力弱,组培芽苗移植过程如何及时补充营养也是需要特别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檀香组培快繁微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旨在解决檀香组织培养生根难、生根培养不生根和落叶死亡、移植成活率低的问题,实现田间微扦插成功,达到规模化生产优良品系苗木的目的。其主要技术是利用组织快繁的研究方法,实现规模化繁殖1/3轮伐期以上优质檀香母株的无性系芽苗,通过特殊的预生根处理,培养生长健壮不落叶、高度在3.5cm以上的健康芽苗,结合扦插技术,把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微扦插式移植,移植生根率达60%以上。

方法如下:一种檀香组培快繁微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萌芽条的培养:于秋冬季节,在树龄超过1/3轮伐期的优良种源林中根据树高、胸径和共生树数量等指标评选优树,选择优树上光照条件好,生长健壮的最接近地面的枝条进行截枝促萌处理,截枝保留40~60cm长度,去除截枝上的原萌条,次年春萌芽率可达95%;

S2、外植体消毒:在春夏季节,采集截枝萌发的20~40cm的优树萌条,剪除叶片留叶柄,1~24h内采用超声波机清水清洗10min,再在超静工作台上,以0.1g/L的汞消毒13~20min,消毒成功率达60%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8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