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智能充电系统线路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8004.7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3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锋;何艳球;张永谋;邓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罗志宏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智能 充电 系统 线路板 制作方法 | ||
一种新能源智能充电系统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铜板,并在铜板上增加四条辅助铜边;S2制作与铜板形状相匹配的套板;S3将铜板放置在套板上,然后将需要露出铜板的位置和四条辅助铜边用高温胶带封住;S4压合前处理及压合;S5机械钻孔;S6电镀、制作外层图形、图形电镀;S7铣出两面的控深槽;S8蚀刻出线路图形,同时蚀刻控深槽内的孔批锋;S9铣出铜板螺丝孔及铜板连接位;S10镭射开窗、成型、铆压螺丝。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解决了内层铜板无法过棕化线的问题,避免线路板内层发生层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减少不良品率,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路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智能充电系统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下,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中继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内的线路板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企业,其在充电桩技术方面积极研发和布局,从而促进了作为充电桩的载体线路板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现有的充电桩需要有快充,慢充功能,且电流,电压较大,普通线路板铜厚无法满足,需要内埋铜块。一般铜块厚度为3mm,普通线路板钻孔机无法在铜板上钻孔,另外铜板压合后,外层设计有控制线路,部分位置需露出内层铜块,并铆接螺母,做为电流输入输出接口,生产流程已超出正常线路板的生产范畴,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生产流程,以适应此类型线路板的制作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实用性强,不良品低且适用于批量生产的新能源智能充电系统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新能源智能充电系统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铜板,并在铜板上增加四条辅助铜边;
S2制作与铜板形状相匹配的套板;
S3将铜板放置在套板上,然后将需要露出铜板的位置和四条辅助铜边用高温胶带封住;
S4压合前处理及压合;
S5机械钻孔;
S6电镀、制作外层图形、图形电镀;
S7铣出两面的控深槽;
S8蚀刻出线路图形,同时蚀刻控深槽内的孔批锋;
S9铣出铜板螺丝孔及铜板连接位;
S10镭射开窗、成型、铆压螺丝。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的四条辅助铜边与铜板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四条辅助铜边的长度均为20~60mm。
优选地,所述的铜板采用厚度为3mm的紫铜块。
优选地,所述的套板为FR4覆铜板。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的铜板与套板之间的间隙为0.2~0.5mm。。
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的与机械钻与内层铜板连通的导通孔时,分三次进行钻孔。
优选地,机械钻孔时,采用的钻刀为金刚石或涂有特殊图层的钻刀。
优选地,所述的铜板螺丝孔及铜板连接位采用五金铣床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8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包覆式鞍座
- 下一篇:一种数控车床双主轴整体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