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卸式换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7757.6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涂艳军;薛尚;赵凯;周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式换撑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换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底托结构、中间支撑结构和顶托结构,所述底托结构支抵于第一建筑结构,所述顶托结构支抵于第二建筑结构,所述中间支撑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托结构和所述顶托结构之间,所述底托结构和/或所述顶托结构可轴向伸缩。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基坑换撑结构的不易拆除和再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换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换撑原理就是让围护桩因内支撑拆除所产生的部分应力通过传力构件传递给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第三者,从而达到新的受力平衡。常规基坑换撑结构主要有两种。
其一:采用混凝土换撑梁结构,即地下室建筑结构与围护桩之间施工不等间距换撑梁(砼标号常为C30);该工法混凝土为一次性资源投入,且地下室结构砼标号常为C35、C40等,与混凝土换撑结构标号不一致,为便捷施工常导致高标号混凝土代替低标号混凝土施工,施工较困难且造成浪费;换撑梁受地下结构与围护结构间距作业面影响大,间距过小易导致支模困难施工缓慢,直接引起更多人、材、机等资源投入,且对地下结构整体施工工期、拆撑工期有直接影响;
其二,采用工字钢或圆钢管斜撑结构,即在支护桩腰梁、底板牛腿支墩相应部位分别预埋钢板并浇筑混凝土,待支护桩腰梁和牛腿支墩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在预埋钢板上焊接工字钢或钢管斜撑;该工法结构连接和安装标准高,不易拆除和再利用,结构拆除后,易产生垃圾,导致永久性施工用钢增加,不利于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且对施工作业人员焊接技能要求高,检测标准高,施工工期受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换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基坑换撑结构的不易拆除和再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换撑装置,包括:
包括:同轴设置的底托结构、中间支撑结构和顶托结构,所述底托结构支抵于第一建筑结构,所述顶托结构支抵于第二建筑结构,所述中间支撑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托结构和所述顶托结构之间,所述底托结构和/或所述顶托结构可轴向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结构包括:
底座板,支抵于所述第一建筑结构,所述底座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建筑结构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插设部,所述第一插设部插设于所述中间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托结构包括:
第一托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撑结构;
第二托板,支抵于所述第二建筑结构;以及
弹性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板的面向所述第二托板的一侧设有导向杆,所述第二托板的面向所述第一托板的一侧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杆插设于所述导向筒且可沿所述导向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设有沿所述导向筒的轴向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筒插设于所述导向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撑结构包括外部缸套和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外部缸套中的伸缩轴,所述外部缸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托结构,所述伸缩轴可拆地连接于所述顶托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缸套的缸身设有测力计。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轴通过螺旋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顶托结构,所述螺旋构件的远离所述伸缩轴的一侧设有插杆,所述顶托结构的轴心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杆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插设于所述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缸套与所述伸缩轴之间螺旋相连。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换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底托结构,将所述底托结构支抵于第一建筑结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