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方法和采用其的电池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7645.0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侑烘;姜昇沇;白昊烈;吴泫周;金济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尹淑梅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方法 采用 设备 | ||
提供了一种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电池充电设备,其中,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元,该电池充电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段用第一电压对电池充电,本次充电是第一次充电;在第二时间段用第二电压对电池充电,本次充电是第二次充电;在第三时间段用第三电压对电池充电,本次充电是第三次充电,其中,对应于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幅值来确定第一时间段至第三时间段的长度。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8月2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6-010617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方面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和一种使用该电池充电方法的电池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的电阻根据C率(C-rate)、荷电状态(SOC)、温度等具有在充电过程期间变化的非线性特性。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池充电方法之中,阶梯式恒流(CC)/恒压(CV)充电方法在CC段产生线性应力,从而产生生成副产物的多个段。
另外,即使当在CC阶段期间电池的寿命劣化且电阻增加时,也应用同样幅值的电流,这会引起另外的劣化。另外,根据阶梯式CC/CV充电方法,如果在构成电池组单元的电池的性能之间存在差异,则过充电和过放电集中于一些电池中,从而使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劣化。
发明内容
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方面针对一种电池充电方法以及一种采用该电池充电方法的电池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电池充电方法能够通过减少在电池的充电期间施加的应力成分并且施加与构成电池组的每个单元的特性对应的电流来使电池的寿命增加。
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方面针对一种电池充电方法以及一种采用该电池充电方法的电池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电池充电方法利用恒定的阶梯式电压对电池充电,该恒定的阶梯式电压是通过将在电池的充电期间的变化的电阻的特性考虑在内而确定的充电电压。
另外的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将通过描述而明显,或者可以通过提供的实施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其中,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段用第一电压对电池充电,本次充电是第一次充电;在第二时间段用第二电压对电池充电,本次充电是第二次充电;在第三时间段用第三电压对电池充电,本次充电是第三次充电,其中,对应于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幅值来确定第一时间段至第三时间段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的长度分别是在第一次充电、第二次充电和第三次充电中充电电流的值达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所消耗的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阈值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等于或大于第三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阈值至第三阈值分别是在电池的内部电阻值在第一次充电、第二次充电和第三次充电中稳定时的时间点处的充电电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电压至第三电压的幅值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第一电压至第三电压的幅值的步骤包括将第一电压至第三电压的幅值确定为以下电压值:所述电压值中的每个包括在与电池的内部电阻相对于时间的变化曲线中的峰值点对应的电压范围中。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的电池充电设备,其中,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元,该电池充电设备包括:存储器,被构造为存储与作为用于对电池充电的充电电压的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的幅值相关的信息,其中,分别在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内用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对电池充电,第一时间段至第三时间段的长度与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幅值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至第三时间段的长度是在第一时间段至第三时间段中充电电流的值分别达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所消耗的时间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