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痕法的海洋平台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16565.3 | 申请日: | 2017-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G19/00 | 分类号: | G01G19/00;G01M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痕 海洋 平台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痕法的海洋平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支撑件在海洋平台甲板模块的底部,测量方法包括,第一:计算支撑件轴向应力,其中a)确定测量点,b)在测量点处安装测量仪器,c)压痕试验,测量工作应力,d)数据处理,消除弯曲应力并得到轴向应力。第二:计算海洋平台的重量和/或重心,包括:a)计算测量点工作力:F=σT·A,b)计算海洋平台重量:c)计算海洋平台的重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压痕法测算海洋平台重量和重心的方法,通过测量支撑件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工作应力等,能够精准高效地测算出在役平台的重量和重心,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也不需要大型的设备购买和维护,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测量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平台的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压痕法进行海洋平台的重量及重心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海洋平台的重量和重心的测量,可采用焊接前的单件称重、磅秤测量、应变片测量、液压千斤顶称重等方法。其中焊接前的单件称重和磅秤测量,测量精度低,并无法准确测出重心位置;应变片测量精度高,但应变传感器易受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其稳定性和精确度受到影响;液压千斤顶法测量准确度高,但购买维护费用高,引进设备周期较长。
然而,在役平台由于在海上作业,需要在海洋平台整体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重量和重心的测量,这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考虑到海上风浪的影响,测量方法的选取时,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目前根据海洋石油开采的需要,海洋平台设计和建造在不断发展,海洋平台的设计和建造也趋于全面的功能性和结构的复杂性。由于建造过程中焊接材料、局部修改等因素影响,使得海洋平台重量与设计重量相差较大,同时,海洋平台结构大、重量分布不均、支撑点跨距大等特点,使得平台的海上安装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精准的测量海洋平台的重量和重心对于海上安装施工、后期拆解吊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台重量和重心位置决定吊装位置和承载能力的选择,如果测算不准确,一旦超出浮吊极限重量时,吊装过程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海洋平台进行重量和重心测量有着重要的工程背景和实践意义。
为了保证海上施工安全,确保平台的重量小于浮吊的极限载荷,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吊装能力,对平台进行称重,确定海洋平台准确的重量和重心,对海上吊装的安全性保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称重技术由传统的机械式称重向现代称重装置发展,由机电元件发展到电阻测力法、点动力平衡等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使用,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对大型罐体、料斗等重量计测,使现代传感技术在重量测量应用方面有着实际的意义和基础。
目前对于海洋平台重量和重心的测量有较多的方法,主要可采用焊接前单件称重、磅秤测量、应变片法测量、液压千斤顶称重等方法。
上文提到的平台重量和重心的测量方法中各自都存在缺点:
1)焊接前单件称重的方法对于在役海洋平台重量和重心的测量,由于平台在建造过程中焊接材料和局部结构修改的影响,在役平台重量和重心只能通过相关设计资料进行估算,无法保证大型海洋平台重量测量的精准性,同时缺乏直接测量的方法;
2)磅秤测量的方法对在役海洋平台重量测量难以实施,精度低,由于平台重量较大,磅秤的测量能力有限,同时无法准确的测量出重心位置;
3)应变片法测量的方法,是通过平台桩腿上的应变传感器测量弹性元件应力应变的方法,该方法测量精度高,但由于应变传感器易受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传感器长期测量的稳定性和精确度都受到较大影响,并且传感器设备的安装精度高,测量周期长,期间需要经常调零,成本高;
4)液压千斤顶称重的方法,工艺较成熟,并得到广泛使用,但大型液压称重系统购买和维护费用较高,引进设备的周期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6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