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6416.7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7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O·德米罗维奇;T·P·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R21/0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张小文,安文森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安全气囊 爆发 方法 设备 | ||
背景技术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和方法涉及安全气囊爆发的检测。更具体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和方法涉及备用安全气囊爆发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检测车厢内的气压变化来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方法。方法包括检测与车厢内的气压相对应的气压信息;确定与气压信息相对应的值是否大于预定值;以及响应于确定值大于预定值来执行功能。
可以通过设置在车门、车辆仪表板、中控台、车辆地板、仪表板、A柱、B柱、C柱和车顶中的至少一者中的气压传感器来检测气压信息。
执行功能可以包括传送信息以派遣急救人员和传送指示安全气囊爆发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执行功能还可以包括传送位置信息。
气压信息可以包括与车厢内的气压相对应的值。
气压信息可以包括与车厢内的气压变化相对应的值。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设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检测与车厢的气压相对应的气压信息;确定与气压信息相对应的值是否大于预定值;以及响应于确定值大于预定值来执行功能。
设备还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提供气压信息的多个传感器。
多个气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车门、车辆仪表板、中控台、车辆地板、仪表板、A柱、B柱、C柱和车顶中的至少一者。
功能可以包括传送信息以派遣急救人员和传送指示安全气囊爆发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功能还可以包括传送位置信息。
气压信息可以包括与车厢内的气压相对应的值。
气压信息可以包括与车厢内的气压变化相对应的值。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方法。方法包括确定车厢的至少一个开口是否关闭;检测与车厢内的气压相对应的气压信息;确定与气压信息相对应的值是否大于预定值;以及响应于确定值大于预定值来执行功能,并且关闭车厢内至少一个开口。
通过如下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设备的方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的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的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的车辆的示意图和一个或多个空气压力传感器位置;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的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设备的操作环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中的图1-5来详细描述检测安全气囊爆发的设备和方法,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以下公开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概念。然而,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将本发明概念限制在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此外,对于每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视为可用于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
还应理解,本文所述的第一元件“连接到”、“附接到”、“形成在”或“设置在”第二元件上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直接连接到、直接形成或者直接设置在第二元件上,或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可以存在中间元件,除非指出第一元件“直接地”连接到、附接到、形成在或设置在第二元件上。此外,如果第一元件被配置为从第二元件“发送”或“接收”信息,则第一元件可以直接向或从第二元件发送或接收信息、经由总线发送或接收信息、经由网络发送或接收信息或者经由中间元件发送或接收信息,除非第一元件被指示为“直接”向或从第二元件发送或接收信息。
在整个公开内容中,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以组合成单个设备或组合成一个或多个装置。此外,可以在单独的装置上提供各个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6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