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在刹车踏板上的防油门误踩安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5853.7 | 申请日: | 201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刚;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B60K2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4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刹车 踏板 油门 安全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吸附在刹车踏板上的防油门误踩安全装置,包括主托板、副托板、第一强磁块、定位螺钉、第二强磁块、转轴、保护杆、垫圈、刹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托板上设置有主支撑、副支撑、定位螺钉螺丝孔、第二强磁块和凸条;所述副支撑上设置有副支撑凸牙和转轴固定孔,所述主支撑上设置有主支撑凸牙;所述转轴孔贯通主支撑和副支撑;所述副托板上设置有挂板、缺口和第一强磁块;所述挂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强磁块外贴有双面胶;所述定位螺钉穿过滑槽旋进定位螺钉螺丝孔中,将主托板与副托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穿过转轴套孔、垫圈、转轴孔和弹簧,将保护杆与主托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发明安装不需要任何工具,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驾驶安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吸附在刹车踏板上的防油门误踩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民用轿车保有量已达到1亿辆以上。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误把油门当刹车踩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二十五分之一,每年达20万次左右,这类交通事故中有五成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内外为防止油门当刹车踩都有研究,有采用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的:当车辆近距离有障碍物时报警或切断油路;但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在道路窄且车辆密集的地方,该装置会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有采用油门猛踩延迟响应的方法,可以给驾驶者中断错误指令的时间和机会,但该功能不适合近距离遇险无自我纠错能力的人;还有对驾驶员已经发生了油门当刹车踩的错误行为进行纠错的被动安全系统研究,这类设计虽然有一定的终止作用,但因其判断数据源来自驾驶员对加油踏板的异常过快踩踏,而驾驶员在车辆打滑、高速超车和遇陡坡急加油的时候,特别是路况异常等紧急情况下,其踩踏油门的速度也可能是很快很猛的,一旦程序区别有误而导致判断失误,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本发明人已经设计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安装在刹车油门踏板上的安全装置,但是,该装置需要对踏板进行打孔,即使采用上下夹装的方式,都可能影响到原有的踏板防滑套,使用户的体验欠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在刹车踏板上的防油门误踩安全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附在刹车踏板上的防油门误踩安全装置,包括主托板、副托板、第一强磁块、定位螺钉、第二强磁块、转轴、保护杆、垫圈、刹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托板上设置有主支撑、副支撑、定位螺钉螺丝孔、第二强磁块和凸条;所述副支撑上设置有副支撑凸牙和转轴固定孔,所述主支撑上设置有主支撑凸牙;转轴孔贯通主支撑和副支撑;所述副托板上设置有挂板、缺口和第一强磁块;所述挂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强磁块外贴有双面胶;所述定位螺钉穿过滑槽旋进定位螺钉螺丝孔中,将主托板与副托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头;所述保护杆上设置有连杆和限位螺钉,所述连杆设置有套圈,转轴套孔贯穿保护杆和套圈;所述转轴穿过转轴套孔、垫圈、转轴孔和弹簧,将保护杆与主托板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缺口的高度和长度的尺寸大于第二强磁块向下突出部分的高度和长度的尺寸。
所述定位螺钉的直径尺寸小于滑槽的宽度尺寸。
所述定位螺钉穿过滑槽旋进定位螺钉螺丝孔中并将定位螺钉拧紧,可以将主托板与副托板固定在一起;拧松定位螺钉,定位螺钉能在滑槽中滑动。
所述转轴的直径尺寸小于转轴套孔、垫圈、转轴孔和弹簧的内孔直径,所述转轴与转轴固定孔呈过盈配合。
所述保护杆能够以转轴的轴中心线为圆心转动;所述保护杆受连杆约束,保护杆以转轴轴中心线为圆心转动翻开后,保护杆的长边与主托板的短边呈平行状态;所述保护杆受连杆约束,保护杆以转轴轴中心线为圆心向内关闭转动,保护杆上的限位螺钉能低于踏板防滑套的底面。
所述第二强磁块突出在主托板上至少mm。
本发明一种吸附在刹车踏板上的防油门误踩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
1)测量刹车踏板支撑杆的右面到踏板防滑套右面的最短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5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