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削预热堆焊一体化表面修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14735.4 | 申请日: | 2017-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粤凯石化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袁嘉恩 |
| 地址: |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削 预热 堆焊 一体化 表面 修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削预热堆焊一体化表面修复系统,包括设置于轴线水平放置的磨辊底部的堆焊旋转支撑辊、设置于磨辊顶面上方的耐磨层堆焊焊枪、设置于磨辊的辊面且位于所述耐磨层堆焊焊枪和所述堆焊旋转支撑辊之间的辊面车削刀具、堆焊预热弧形罩板和保温固定压块,所述辊面车削刀具、所述堆焊预热弧形罩板和所述保温固定压块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所述堆焊预热弧形罩板与磨辊的辊面之间设置有堆焊预热加热块。本发明能够在一个工序中完成车削、预热和堆焊的三步工作,从而无需在不同工序之间转运磨辊,从而降低磨辊修复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生产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耐磨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削预热堆焊一体化表面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材加工、金属冶炼、化工合成、石油冶炼等工业领域中,通常需要使用磨辊对大颗粒或块状原料进行挤压粉碎,以便于准确地称量投料并与其他原料混合。磨辊长期作业后,辊面的磨损较大,需要进行堆焊修复以获得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的辊面耐磨层。磨辊的耐磨层修复作业主要由以下过程:首先采用车削加工对磨损后的辊面进行加工,以去除结合疏松和不平整的表层金属;然后对磨辊的辊面进行加热以消除内应力;最后进行堆焊作业形成耐磨层。常规的磨辊的耐磨层修复作业需要通过两个或三个工序来完成上述车削、预热和堆焊的工作,而由于磨辊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在不同工序之间转运磨辊的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还增加了生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削预热堆焊一体化表面修复系统,能够在一个工序中完成车削、预热和堆焊的三步工作,从而无需在不同工序之间转运磨辊,从而降低磨辊修复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生产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削预热堆焊一体化表面修复系统,包括设置于轴线水平放置的磨辊底部的堆焊旋转支撑辊、设置于磨辊顶面上方的耐磨层堆焊焊枪、设置于磨辊的辊面且位于所述耐磨层堆焊焊枪和所述堆焊旋转支撑辊之间的辊面车削刀具、堆焊预热弧形罩板和保温固定压块,所述辊面车削刀具、所述堆焊预热弧形罩板和所述保温固定压块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所述堆焊预热弧形罩板与磨辊的辊面之间设置有堆焊预热加热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磨辊轴心通孔中的轴心固定支撑架;所述轴心固定支撑架包括一个轴心固定支撑柱和若干个径向固定支撑柱,所述轴心固定支撑柱的轴线与磨辊的轴线共线,若干个所述径向固定支撑柱沿磨辊的径向设置,且每个所述径向固定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心固定支撑柱,每个所述径向固定支撑柱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心支撑旋转轮,所述轴心支撑旋转轮的辊面紧贴磨辊轴心通孔的内侧壁;每个所述轴心支撑旋转轮的轴线均与磨辊轴线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径向固定支撑柱为四个且共面设置,且四个所述径向固定支撑柱围绕磨辊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且其中两个所述径向固定支撑柱分别朝向所述辊面车削刀具和所述保温固定压块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堆焊预热弧形罩板朝向磨辊辊面的一侧设置有四个径向隔热挡板,四个所述径向隔热挡板均沿磨辊的径向设置,且四个所述径向隔热挡板将所述堆焊预热弧形罩板和磨辊辊面之间的空隙自下而上依次分割为分割为辊面下隔热腔、辊面升温加热腔和辊面上隔热腔,所述堆焊预热加热块设置于所述辊面升温加热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堆焊旋转支撑辊为两个且轴线均水平平行于磨辊的轴线,两个所述堆焊旋转支撑辊相对于过磨辊轴线的竖直面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磨辊的辊面的堆焊焊粉喷管,所述堆焊焊粉喷管位于所述保温固定压块和所述耐磨层堆焊焊枪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粤凯石化设备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粤凯石化设备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4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