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器速率阻尼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14229.5 | 申请日: | 2017-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4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夏喜旺;张科科;高海云;张学刚;孙国文;刘善伍;刘洋;陈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B64G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李阳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星体 输出磁矩 速率阻尼 航天器 矩阵 矢量 构建 预设 驱动 控制过程 强度计算 速率比较 算法计算 阻尼控制 初始角 发散 磁场 算法 | ||
1.一种航天器速率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地磁场强度计算得到星体角速率,
其中,表示星体角速率,Bb表示当前拍的地磁场强度,Bb-表示前一拍的地磁场强度,ΔT表示姿态控制周期;
当所述星体角速率超过预设值时,通过构建矢量叉乘矩阵的方式计算得到第一输出磁矩,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磁矩进行驱动;计算得到第一输出磁矩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地磁场强度计算得到地磁场变化率矢量;
根据所述地磁场强度构建矢量叉乘矩阵,并根据所述地磁场变化率矢量构建扩充向量;
根据所述矢量叉乘矩阵和所述扩充向量计算得到星体角速度矢量;
根据所述星体角速度矢量计算得到期望控制力矩;
根据所述星体角速度矢量和磁场强度计算得到等效地磁场矢量;
根据所述等效地磁场矢量、所述期望控制力矩和地磁场强度计算得到期望输出磁矩;
根据所述期望输出磁矩计算得到占空比;
根据所述占空比计算得到所述第一输出磁矩;
当所述星体角速率没有超过预设值时,通过阻尼算法计算得到第二输出磁矩,并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磁矩进行驱动;所述第二输出磁矩计算公式为:
其中,m2表示第二输出磁矩,mmax表示磁力矩器的最大输出磁矩,表示当前拍的地磁场变化率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速率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磁场变化率矢量具体根据如下公式(2)计算得到:
其中,表示当前拍的地磁场变化率矢量,Bb表示当前拍的地磁场强度,Bb-表示前一拍的地磁场强度,ΔT表示姿态控制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速率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叉乘矩阵具体根据如下公式(3)构建得到:
其中,A表示矢量叉乘矩阵,Bb表示当前拍的地磁场强度,Bb-表示前一拍的地磁场强度,表示前两拍的地磁场强度;
所述扩充向量具体根据如下公式(4)构建得到:
其中,B表示扩充向量,表示当前拍的地磁场变化率矢量,表示前一拍的地磁场变化率矢量,表示前两拍的地磁场变化率矢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速率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星体角速度矢量具体根据如下公式(5)计算得到:
其中,表示星体角速度矢量,A表示矢量叉乘矩阵,B表示扩充向量,上脚标T表示矩阵转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天器速率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期望控制力矩具体根据如下公式(6)计算得到:
其中,MCexp表示期望控制力矩,KD表示对角型系数矩阵,表示星体角速度矢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天器速率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地磁场矢量具体根据如下公式(7)计算得到:
其中,Bb1表示下一拍的地磁场强度,Bb表示当前拍的地磁场强度,表示星体角速度矢量,ΔT表示姿态控制周期,Bb_av表示等效地磁场矢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天器速率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期望输出磁矩具体根据如下公式(8)计算得到:
其中,mexp表示期望输出磁矩,Bb_av表示等效地磁场矢量,MCexp表示期望控制力矩,Bb表示当前拍的地磁场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42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