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藏型穿越筏板可封堵抗渗集水井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4179.0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殷华富;高贵云;丁永祥;王霞;张杨;王东;周守琼;王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穿越 筏板可 封堵 集水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隐藏型穿越筏板可封堵抗渗集水井及其施工工艺。该发明通过在将集水井穿越筏板,并焊接在筏板主筋上,在集水井内部设抽水管和排气管,封井前正常抽排水,封井时在正常抽水状态下采用混凝土浇灌集水井与抽水管和排气管之间的空间,等混凝土凝固产生强度能抵抗地下水压力后,关闭抽水管、进气管上的阀门,从活接头位置拆除上部抽水管和进气管,利用堵头将抽水管和进气管封堵严实,补浇筑阀门位置混凝土完成封井。该结构及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解决涌水严重基坑施工期间的地下抽排水困难造成建筑物基础施工失败或造成质量问题,施工就地取材,操作方便,不占用建筑物空间,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抽排水工艺封井困难及质量差,易漏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水井施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型穿越筏板可封堵抗渗集水井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的发展,城市建设中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对深基坑工程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不仅要保持基坑周边的稳定,而且要满足施工场地的需求。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地下室筏板施工中不受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在地下室施工阶段,为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底板上浮,要按设计要求把地下水位降至设计标高以下,直至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完成。通常在建筑物底板上都设有集水坑,该位置为基坑开挖最深处,也是集水最多地方,常常将降水井设置在了筏板上的集水坑内,按照普通的施工做法,通常采用水泵埋入法,其作业方法是保持水泵一直不停地抽水,在抽水的同时往井内投放所需的混合干料,在混合料回填至井口下500mm时,停止水泵,切断电源,迅速把水管和电缆割断,然后快速使用混合料把剩余部分充填夯实。因而实现了降水井封堵的问题,但此种方法效果很不理想,操作不但将会导致封堵失败,或封堵质量不佳会造成后期漏水,不易处理。
建筑物深基坑开挖降水一般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开挖明排,井点降水主要是针对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地下水丰富的基坑,而在局部深基坑部位周边降水设备不能使该位置地下水位降低到施工要求范围内(作业面500mm以下),一般采用集水明排,但要求保证降水设备不影响基础筏板后续施工,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出现涌水情况,则整个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将会前功尽弃,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失败,而采用传统工艺封井困难或封井质量差,易漏水。因此,保证筏板施工时正常抽排水、作业面干燥、不受地下涌水的影响是基坑施工成败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隐藏型穿越筏板可封堵抗渗集水井的施工结构,解决涌水严重基坑施工期间的地下抽排水困难造成建筑物基础施工失败或造成质量问题,采用传统工艺封井困难或封井质量差,易漏水的问题。同时该装置为隐藏式,在封井后不影响建筑物原设计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隐藏型穿越筏板可封堵抗渗集水井,包括滤水井(1)、集水井(2)、抽水管(3)、进气管(4)、封井底座(6)、抗浮钢筋网片(7)和堵头(8),所述的滤水井(1)埋入基础垫层底部出水较大的筏板上,滤水井(1)直径较集水井(2)大,集水井(2)焊接安装在滤水井(1)上,筏板主筋与集水井外部焊接,并锚入筏板砼,集水井(2)包括集水井筒体(21),集水井筒体(21)内外分别设内止水环板(22)和外止水环板(23),所述的抽水管(3)和进气管(4)位于集水井(2)内,封井底座(6)位于集水井(2)底部,抗浮钢筋网片(7)安装在封井底座(6)以上与集水井侧壁焊接,集水井用混凝土浇灌封堵,用堵头(8)将进气管(4)和抽水管(3)上端口进行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的滤水井(1)外还安装有过滤网(5)。
进一步地,所述的滤水井(1)包括滤水井上盖板(11),滤水井骨架(12)以及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的封井底座(6)为两块半圆形的钢板,每个钢板直径上开有两个缺口,供抽水管(3)和进气管(4)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水井筒体(21)采用16mm厚钢板制作,直径为1500mm,高度同底板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4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危岩落石防护方法
- 下一篇:塔架基础锚栓组件、塔架基础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