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芯铝绞线胀力终端耐张线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3897.6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威;仝猛;仝合泽;朱友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芯铝绞线胀力 终端 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夹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芯铝绞线胀力终端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输电线路连接线夹,其固定、夹紧钢芯铝绞线的装置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导线插接,接触面较小插接不牢,导线容易发热;二是铝管液压,安装时两端导线插入铝管,然后用液压工具加压,但接触面较小,握力不强;三是爆炸压接,靠起爆瞬间的强大冲击力使线夹夹住导线,但由于强大的冲击力改变金相,机械强度降低,爆炸不安全。因此,目前国内输电线路上使用的连接线夹都存在安装不方便、接触面小、导线易发热、握力不足、机械强度降低等缺陷,不能适用新型材料复合芯铝绞线的固定、夹紧连接。专利号为2007200347845的发明专利,从技术上克服了上述一些问题,特别是针对线芯夹紧方面,该技术采用旋压夹紧法增强了张力夹芯对线芯的握紧力,安装极为方便,可以重复使用,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内衬管在安装挤压后,可以紧紧固定复合芯铝绞线的外层,使导线与耐张夹套、张力夹芯的位置(或距离)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内衬管的外壁及耐张套管的内壁均是平滑设计,内衬管与耐张套管之间的摩擦系数较低,在较长时间内,导线在自身拉力、收缩力(环境温度影响)或风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耐张套管对内衬管的握力降低,导致该装置失去应有的作用,甚至因为内衬管与耐张套管的接触面忽大忽小,且整个装置外表棱角太多,很容易产生放电现象,造成起火,给供电设施带来极大的损失,影响正常正常的生产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芯铝绞线胀力终端耐张线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芯铝绞线胀力终端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旋压式钢锚、耐张套管、张力夹芯、耐张夹套、内衬管、导线线芯、引流板,旋压式钢锚前端设置不同外径两级螺纹,其中一级螺纹外径大于二级螺纹外径,一级螺纹与耐张套管的后端内螺纹相匹配,二级螺纹与耐张夹套的大端内螺纹相匹配,二级螺纹前端设置顶头,其直径与张力夹芯的大端直径相同,耐张套管为一同径贯通的管状体,该管状体前端弧形内敛,后端口外缘外张形成呈“U”型的引流板,张力夹芯为锥状管体,其内径由细到粗,张力夹芯与耐张夹套相匹配,耐张夹套外径与耐张套管内径相匹配,耐张夹套前端部设置内缩台阶,后端口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旋压式钢锚的二级螺纹相匹配;内衬管外径与耐张套管内径相匹配,其内径与导线相匹配;所述的耐张套管前端弧形内敛处设置压接点,耐张套管前端1/3处对称设置两个限位点,所述的引流板棱角处均呈R角设置;所述的内衬管外表面设置周向纹路;所述的张力夹芯从两端相对径向均分180度切割出两端未开通的间隙槽,其间隙槽的两切割面相互垂直,其中小头端口内边缘设置R角。
优选地,旋压式钢锚与耐张套管后端接口处经硅胶垫密封。
优选地,所述引流板的弧形部为半圆,其圆心与耐张套管的轴心线重合,引流板的半圆部板面与耐张套管的轴心线垂直,引流板的方形部向耐张套管的后端翘起,与半圆部板面形成150~160度夹角,引流板的方形部板面对称设置四个螺孔,引流板与耐张套管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旋压式钢锚的后端径向设置“U”型板状体,“U”型板状体内设置椭圆孔,“U”型板状体与一级螺纹、二级螺纹、径向圆角正方形体、顶头均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引流板的流线型设计减少了本装置的放电现象,降低能耗;2.由于内衬管外表设置周向纹路,增大了内衬管与耐张套管之间的摩擦力,当旋压式钢锚与耐张夹套、张力夹芯、耐张套管各组件组装后,挤压压接点固定内衬管,从而固定导线;3.爆压点的设置使耐张夹套得到更好的固定,在旋压式钢锚及耐张套管的螺接压力作用下,对张力夹芯产生更加稳定的径向压力,从而使张力夹芯产生更大的握力;4.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效果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旋压式钢锚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径向圆角正方形体的径向视图;
图5是张力夹芯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大端径向视图;
图7是耐张夹套结构示意图;
图8是耐张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A向视图;
图10是图8的B向视图;
图11是内衬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3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拨片触发的锁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移动开光箱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