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抑制镰刀菌生长及产毒的粘质沙雷氏菌SerEW0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3397.2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7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青;孔凡玉;于卫松;陈芊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N63/02;A01P3/00;C12R1/43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镰刀 生长 粘质沙雷氏菌 serew0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首次从蚯蚓体表分离出一株具有抑制镰刀菌生长和产毒作用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erEW01,其能有效抑制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该菌株具有几丁质酶基因(chiA,chiB),能够合成几丁质酶,具有降解镰刀菌细胞壁的活性;该菌对伏马毒素B1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农作物镰刀菌防治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有效控制和降低农产品、饲料中伏马毒素B1的污染提供新的思路,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抑制镰刀菌生长及产毒的粘质沙雷氏菌SerEW01。
背景技术
伏马毒素是一类真菌毒素,由不同的多羟醇和丙三羧酸组成的结构类似的双酯化合物,分子极性较强,能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伏马毒素主要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和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丝状植物病原真菌产生。伏马毒素经常污染玉米和玉米制品,人摄食被伏马毒素污染的玉米食品会引起疾病。此外,动物取食被伏马毒素污染的玉米饲料也会引起疾病。伏马毒素B1(FB1),其化学结构式见下,是最普遍的伏马毒素并对人和动物的营养和健康存在危险。此外,伏马毒素B1被证明能够致癌致畸,有研究证实与食道癌的发生成正相关,也会导致儿童神经管缺陷。
对自然界存在的能够产生伏马毒素的土传病原菌镰刀菌(Fusarium spp.)污染进行有效抑制以减少真菌毒素的产生,以及对已存在的真菌毒素进行有效的降解成为科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利用生防菌或生物源活性物质抑制镰刀菌产生毒素的研究已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如叶火春等(叶火春,赖先文,王艳丽,等.1株抑制镰刀菌生长及产生伏马菌素链霉菌的分离和鉴定[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7):150-156.)等从采自深圳近海红树林泥土中分离筛选到抑制再育镰刀菌生长和产生伏马菌素B1(FB1)的菌株;杨鹏飞等(杨朋飞,常晓娇,伍松陵,等.一株伏马毒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J].中国粮油学报,2017,32(4):110-115.)以富集培养法分离一株鞘氨醇盒菌ASAG22,该菌株能够以伏马毒素FB1为唯一碳源对伏马毒素进行降解利用。然而迄今尚未发现粘质沙雷氏菌具有抑制镰刀菌生长及产毒作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经长期的技术与实践探索,从蚯蚓体表筛选出一株能够抑制镰刀菌生长及产毒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erEW01,经试验验证,其能够有效抑制串珠镰刀菌和层生镰刀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对镰刀菌菌丝细胞壁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对伏马毒素B1的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本发明可以丰富抗菌资源库,为镰刀菌的生物防治和有效控制伏马毒素对能产品的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株具有抑制镰刀菌生长及产毒作用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erEW01,该菌株已于2017年3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3952。
本发明所述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erEW01,从蚯蚓体表分离出来,该菌株在NA培养基上的菌落表面凸起,中心不透明,边缘不规则,产红色色素。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上述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erEW01的培养方法,包括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erEW01置于N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28℃下有氧培养,如摇床(28℃,120rpm)振荡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3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