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唤醒信号检测时间的配置、检测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3348.9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3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童辉;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68/02;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唤醒 信号 检测 时间 配置 方法 网络设备 终端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信号检测时间的配置、检测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唤醒信号检测时间的配置方法包括:产生包括唤醒信号的检测时间长度的配置信息,所述唤醒信号是唤醒物联网终端的唤醒信号,所述检测时间与网络设备先前为所述物联网终端已配置的覆盖参数相关;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本发明的方案使得不同覆盖的终端可检测不同长度的唤醒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唤醒信号检测时间的配置、检测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物联网业务需要极长的待机时间,例如两节5号电池十年待机等。在现有的NB-IoT标准中,规范了终端可以进入长期的不连续接收状态(DRX)以节电。但是,节电的同时也会增加终端响应基站寻呼的时延。对部分应用如共享单车等,终端响应时延增加会大大降低用户体验。
为了优化快速响应基站寻呼的情况下的终端功耗,标准中提出了轻量级寻呼的概念,其概念为在检测寻呼信号之前增加一个轻量级的信号(唤醒信号)。只有在检测到此唤醒信号后,终端才会进行后续寻呼信号的检测。由于此信号携带信息量较小,只需较小的重复次数即可覆盖小区,而且空闲态下大多数寻呼时机内都并没有实际发送寻呼,因此引入唤醒信号可大大降低终端的功耗。
唤醒信号需要覆盖整个小区,因此需要一定次数的重复。一种方式是直接配置唤醒信号的重复次数(即时域资源),但是需要一定的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唤醒信号检测时间的配置、检测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可将唤醒信号的检测时间长度与已经存在的覆盖配置联系起来,从而可以使得不同覆盖的终端可检测不同长度的唤醒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唤醒信号的检测时间的配置方法,包括:
产生包括唤醒信号的检测时间长度的配置信息,所述唤醒信号是唤醒物联网终端的唤醒信号,所述检测时间与网络设备先前为所述物联网终端已配置的覆盖参数相关;
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其中,所述检测时间长度与网络设备先前为所述物联网终端已配置的覆盖参数线性相关。
其中,所述检测时间长度=取整(A/M)+K;
其中,A为覆盖参数,K为等于零或者不等于零的预设值,M为一预设常数;取整为向上取整、向下取整或者取整。
其中,所述覆盖参数包括:寻呼信号控制信道的最大重复次数、数据调度控制信道的最大重复次数、随机接入过程的传输Msg2的控制信道的最大重复次数和/或传输Msg4的控制信道的最大重复次数。
其中,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的步骤包括:
通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其中,唤醒信号的检测时间的配置方法,还包括:
为终端配置检测唤醒信号结束和开始检测寻呼信号的控制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配置值。
其中,为终端配置检测唤醒信号结束和开始检测寻呼信号的控制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配置值的步骤包括:
通过网络设备的广播消息,为终端配置检测唤醒信号结束和开始检测寻呼信号的控制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配置值;或者
通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为终端配置检测唤醒信号结束和开始检测寻呼信号的控制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配置值,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有针对该终端的时间间隔配置值;或者
根据预先设定的检测唤醒信号结束和开始检测寻呼信号的控制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配置值,为终端配置检测唤醒信号结束到开始检测寻呼信号的控制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配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3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