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3027.9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华;王彩丽;巩陶婉;杨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盐基因 佛甲草 核苷酸序列 拟南芥 耐盐 应用 杨树 | ||
本发明公开了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及其应用,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是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实验证明,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增强拟南芥或杨树耐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简称SlT)耐盐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发情况下,土壤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盐碱地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目前,亟需获得好的能增加植物耐盐性能的耐盐基因。为植物能够适应在盐化土壤中生存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的克隆载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克隆载体的宿主细胞。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的表达载体。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表达载体的宿主细胞。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增强拟南芥或杨树耐盐性能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是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含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的克隆载体pJET1.2_SLLCM。
含有克隆载体pJET1.2_SLLCM的宿主细胞。
含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的表达载体pBI121_SLLCM。
含有表达载体pBI121_SLLCM的宿主细胞。
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增强拟南芥或杨树耐盐性能的用途。
本发明的优点:
实验证明,佛甲草耐盐基因SLLCM增强拟南芥或杨树耐盐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SLLCM基因克隆电泳示意图。
图2为SLLCM插入表达载体后示意图。
图3为pBI121_SLLCM转化拟南芥后,转化子基因组PCR筛选结果。
图4为pBI121_SLLCM转化拟南芥后,T3纯合体半定量PCR测定表达水平结果。
图5为SLLCM转基因拟南芥T3纯合体抗盐实验效果照片。
图6为pBI121_SLLCM转化杨树后,转化子基因组PCR筛选结果。
图7为pBI121_SLLCM转化杨树后,半定量PCR测定表达水平结果。
图8为SLLCM转基因杨树抗盐实验效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以及手册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3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