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像装置、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和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2934.1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邹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像 装置 增强 现实 显示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和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虚拟显示设备中,由于成像装置的成像原理为将图像源发出的平行光或近平行光经过成像装置成像后会聚到焦点位置,人眼只能在焦点处才能看到完整的图像,可视范围非常小,头部稍微晃动或者眼球的转动都会使图像缺失,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加可视范围的成像装置、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和成像方法。
一种成像装置,其用于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投像组件,其接收待显示的图像,并输出关于待显示的图像的第一投射光;
分光组件,其包括多个反射镜,多个所述反射镜相互平行且均相对于所述第一投射光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以及
聚焦组件,其包括与所述分光组件的多个反射镜一一对应的多个聚焦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投射光投射到至少一个反射镜上,各所述反射镜分别向与其对应的聚焦元件输出能量相同的第二投射光,各所述聚焦元件分别将所述第二投射光聚焦于不同的观察点。
作为优选实施例,其中,各所述反射镜构造为按照预设规律依次排列,其中,
所述预设规律包括:按照依次排列的顺序各所述反射镜的反射率为以及按照依次排列的顺序各所述反射镜的折射率为
其中,所述N表示反射镜的总个数,i表示当前反射镜的依次排列的顺序号。
作为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反射镜表面镀有光学薄膜。
作为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聚焦组件包括成像透镜、二元光学元件或者二次曲面镜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投像组件包括LCD、LCOS或者OLED。
作为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45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模块,其配置为生成待显示的图像,并输出至投像组件。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图像生成模块配置为根据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或者接收到的图像信息生成待显示的图像。
作为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增强显示显示设备包括AR眼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像方法,其应用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成像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显示的图像传送至投像组件,并利用投像组件输出第一投射光;
将所述第一投射光投射到分光组件的至少一个反射镜上,各反射镜分别输出能量相同的第二投射光;其中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反射镜,多个反射镜相互平行且均相对于所述第一投射光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
利用聚焦组件的多个聚焦元件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第二投射光聚焦于不同的观察点;其中所述聚焦组件包括与所述分光组件的多个反射镜一一对应的多个聚焦元件。
根据上述公开,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光组件的配置,可以将投像光源分成多路能量相同的平行光源,有效的扩大了可视范围;并且可以实现增强现实(AR)显示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原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成像方法的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发明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2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