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间同步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2010.1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3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4/06;H04W56/00;H04W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 同步 检测 方法 装置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移动终端所接入的模拟基站发送的携带时间信息的移动性管理MM信息;根据MM信息中的时间信息,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存在时间同步故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测试人员在终端出厂之前进行相应测试,可避免终端出现时间漏洞的问题,提高终端的质量以及口碑,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价值。进一步的,通过检测终端系统对特定时间信息的处理容错能力,可以为GSM系统进行安全防护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间同步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传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各项技术趋于成熟,针对GSM系统的攻击报道和事件日益增多,在这些大量的相关报道中提及的其中一种威胁即为:利用NITZ(Network Identity and Timezone,网络身份和时区)服务对终端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
其中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S(Technique 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22.042协议定义了NITZ服务,是一种用于自动配置本地的时间和日期的机制,同时也通过无线网向移动设备提供运营商信息。NITZ是PHASE 2+RELEASE 96(第二阶段的96版本)的GSM中的可选功能,经常被用来自动更新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钟。
针对GSM系统中终端发起NITZ拒绝服务攻击的一种实现原理为:在现有真实现网环境中,临时搭建一个与本覆盖区域频点信息和系统广播信息相同的模拟基站,利用系统小区切换的特性,将终端吸纳到模拟基站上,触发终端位置更新流程;在完成位置更新后,利用系统通过MM(Mobile Management,移动性管理)消息实现NITZ(终端与基站同步时间)服务的功能,推送给终端特定时间消息,触发终端对自身系统处理同步特定时间的故障,造成终端无法提供服务。
对于利用NITZ对终端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特定版本Android系统对2038-01-19及之后时间处理故障造成的漏洞,其中漏洞对应的编号为CVE-2016-3831,该漏洞提到利用NITZ进行时间推送,而具体实现方式并未提及。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暂无具体手段来检测移动终端能否正常处理通过NITZ服务进行时间同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同步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终端与基站同步时间时,引发终端对自身系统处理同步特定时间的异常,造成终端无法提供服务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同步的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所接入的模拟基站发送的携带时间信息的移动性管理MM信息;
根据所述MM信息中的时间信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存在时间同步故障。
其中,在接收移动终端所接入的模拟基站发送的携带时间信息的移动性管理MM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与所述模拟基站通信连接后,向所述模拟基站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接收所述模拟基站发送的响应于所述位置更新请求的位置更新允许指令;
根据所述位置更新允许指令进行位置更新;
在更新完成后向所述模拟基站上报更新完成消息。
其中,接收移动终端所接入的模拟基站发送的携带时间信息的移动性管理MM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模拟基站发送的所述MM信息,所述MM信息中携带有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时间同步故障的时间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2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