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1945.8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程岩;信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4 | 分类号: | G05B19/4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查俊奎 |
地址: | 214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的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时监测与控制的水下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海洋开发热的环境下,水下机器人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前沿和热点,其中就涉及到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特别是遥控水下机器人(ROV),水下机器人监控系统一般实现控制、观测和状态反馈等功能。
但是现有大多数水下机器人监控机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要利用C语言或者VB语言进行开发,随着水下机器人的控制精度的提升,以及附加功能需求的增加,类似MFC已经无法进行快速开发,导致人机界面的开发周期变长,功能受限,人力成本增加,同时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传统数据传输方案也无法满足多数据的远距离实时传输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实现以下功能:1、利用EtherCAT实时工业现场总线作为通信协议,满足多数据的远距离实时传输需求,实现了水下机器人全方位工况信息的实时反馈与监控。2、利用多传感技术提高了水下机器人控制精度和运行可靠性。3、利用LabVIEW自带的多种开发模块,缩短了人机界面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以及监控机器人本体的监控站,所述机器人本体用于水下作业且包括机架、推进器和PLC控制器,所述推进器和PLC控制器设置在机架上,包括交换机, 所述PLC控制器包括EtherCAT总线耦合器、模拟量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和伺服驱动模块,所述数字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分别与EtherCAT总线耦合器连接,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和伺服驱动模块分别与EtherCAT总线耦合器连接,所述伺服驱动模块与推进器连接以驱动推动器,所述监控站包括TwinCAT主站、监控主机和显示器,所述PLC控制器中的EtherCAT总线耦合器与交换机通过以太网方式通信连接,所述交换机与TwinCAT主站通过以太网方式通信连接,所述TwinCAT主站与主机通过以太网方式通信连接,所述显示器与主机连接,所述交换机可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或者监控站中。在此结构中,PLC控制器、交换机与TwinCAT主站之间利用EtherCAT通信协议来实现以太网通信连接,可实现大数据的远距离实时传输,并由主机及显示器实时显示水下状况以及机器人本体的工况。
进一步地,包括摄像头云台和网络摄像头,所述网络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云台上且与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摄像头云台与模拟量输出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机械手和角度传感器,所述机械手安装在机架上且机械手的各关节分别具有一关节电机,所述伺服驱动模块与机械手的关节电连接以驱动机械手各关节运动,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械手各关节上且用于测量各关节运动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模拟量输入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安装在机械手的自由端且用来感知夹持物体时的力度,所述力传感器与模拟量输入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高亮LED灯,所述高亮LED灯与模拟量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高亮LED灯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推进器上以采集推进器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数字量输入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深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PS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所述深度传感器配备为测量机器人本体的下潜水深,所述速度传感器配备为机器人本体的运行速度,所述陀螺仪配备为测量机器人本体的姿态,所述GPS传感器配备为测量机器人本体的位置信息,所述流速传感器配备为测量水流速度,所述深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PS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所述深度传感器与数字量输入模块电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PS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分别与模拟量输入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TwinCAT主站采用基于TwinCAT控制器的TwinCAT主站,所述主机安装有LabVIEW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EtherCAT实时工业现场总线作为通信协议,满足多数据的远距离实时传输需求,实现了水下机器人全方位工况信息的实时反馈与监控。2、利用多传感技术组成冗余传感器系统,提高了水下机器人控制精度和运行可靠性。3、利用LabVIEW自带的多种开发模块,缩短了人机界面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水下机器人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1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