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牵引电机轴承内圈不拆解时游隙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0826.0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5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史向前;李大海;房平;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赵敬一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牵引 电机 轴承 内圈 拆解 游隙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牵引电机轴承内圈不拆解时游隙的检测方法,首先按照现有技术拆下轴承外圈,完成清洗检查后,任取几台电机,测量轴承内圈外径D2,采用现有的加热技术拆下,测量轴承内圈外径D1,记录的数值,记录平均值做为安装后的变化量;选用一新轴承,标定其内圈为标准内圈,测量其外径D0;测量需要检修的电机轴承内圈D,将该轴承外圈清洗检查后,与标准轴承内圈配合,在游隙测试台上检测游隙g0,见图3,则该轴承的原始游隙g如下式将测得的游隙g与标准值比较,合格继续使用,不合格拆下轴承内圈,整套轴承报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牵引电机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车牵引电机的中大修均为解体检修,轴承游隙检测是轴承检修中的重要项点,
现有轴承检修方法是电机端盖拆下后,在专用工作台上将轴承的外圈从轴承室用液压装置拆下,图1。轴承内圈采用火焰加热方法利用液压装置从轴上拆卸,见图2。然后轴承清洗,进行组装,使用游隙测试装置检测游隙,见图3,合格方可使用。
现在的轴承检测工艺,均是采用加热方法将轴承内圈拆卸,清洗检查后进行游隙检测,缺点有二,一是拆解轴承内圈工作量大,拆卸费时费工,二是拆卸过程中对转轴和轴承内圈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轴承内圈伤害较大,减少轴承寿命。轴承拆解后经检测,不合格率为10%左右,而且检修的电机运用后轴承故障比新车故障率明显偏高,检修电机轴承故障主要是轴承内环裂纹和保持架损坏,很大程度都是由于轴承内圈拆解后受损和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拆下轴承内圈,进行游隙检测,完成轴承检修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车牵引电机轴承内圈不拆解时游隙的检测方法:
1)电机端盖拆解,将轴承外圈用拆下;
2)轴承外圈清洗,轴承内圈清洗;
3)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检查,包括轴承内圈探伤;
4)取至少三台电机,测量轴承内圈外径D2,采用加热技术拆下轴承外圈,测量轴承内圈外径D1,记录D2-D1的数值,记录平均值做为安装后的变化量;
5)选用一新轴承,标定其内圈为标准内圈,测量其外径D0;
6)测量需要检修的电机轴承内圈外径D,将该轴承外圈清洗检查后,与标准轴承内圈配合,在游隙测试台上检测游隙g0,见图3,则该轴承的原始游隙g如下式
7)将测得的游隙g与标准值比较,合格继续使用,不合格拆下轴承内圈,整套轴承报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减少了工序和工时,二是轴承故障大大降低,不会因为轴承检修造成轴承的任何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轴承外圈拆卸图。
图2为轴承内圈拆卸图。
图3为轴承游隙检测图。
图4为轴承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压盘,2-轴承外圈,3-支撑环,4-端盖,5-转子,6-轴承内圈,7-拆解工装,8-液压泵,9-千分表,10-支架,11-轴承,12-紧固件,13-压板,21-端盖,22-迷宫环,23-压板,24-轴承,25-轴承外盖,26-轴,27-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电机端盖拆解,轴承外圈用专用工装拆下,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0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