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型梁侧弯附加应力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0688.6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威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威特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梁侧弯 附加 应力 判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T型梁侧弯附加应力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T型梁,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或完成预应力施工后的存放过程中,可能会由于T型梁存放不铅锤等情况,导致T型梁在垂直于T型梁腹板方向存在T型梁重力的斜向分力;T型梁预应力张拉后处于简支状态,T型梁重力的斜向分力成为这一简支梁的均布荷载,导致T型梁发生侧向弯曲。针对这一现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定性分析,但从未对侧弯导致的结构附加应力进行过定量分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T型梁侧弯附加应力判定方法,对T型梁侧弯附加应力进行定量分析。
一种T型梁侧弯附加应力判定方法,选取简支梁跨中截面任意高b、宽h的区域作为分析对象;
bh区域惯截面抵抗矩
bh区域简支梁跨中弯矩其中q为T型梁侧弯均布荷载,I为T型梁的支撑点距离;
推导侧向弯矩导致的最大附加应力其中f为侧向弯矩导致的扰度且其中E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且
进一步的,采用全站仪测量T型梁梁端支点处和跨中处的翼缘板边沿平面坐标,通过三个坐标求出跨中的侧弯扰度f。
进一步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通过试验测量或者参照JTJ023标准中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T型梁侧弯附加应力判定方法,只需要测量出T型梁侧弯扰度和弹性模量,既可以直接计算出侧弯导致的附加应力,即可定性,也能完全做到了定量分析;并且通过此方法计算出的T型梁侧弯附加应力,与设计文件计算书中给出的相应工况和位置的设计应力进行叠加,判断T型梁混凝土在侧弯的影响下是否发生了超过规范容许范围的应力,进而判断侧弯的T型梁究竟是应该废弃,还是矫正后可以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bh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T型梁侧弯附加应力判定方法,选取简支梁跨中截面任意高b、宽h的区域作为分析对象,在本实施例中,bh区域选取T型梁顶板最宽处,如图1所示。
bh区域惯截面抵抗矩
bh区域简支梁跨中弯矩其中q为T型梁侧弯均布荷载,I为T型梁的支撑点距离;
根据上两式推导出T型梁翼缘板的侧弯导致的最大附加应力其中f为侧向弯矩导致的扰度且其中E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且
选取其他任何位置的bh区域,都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求取对应的侧弯附加应力。
侧向弯矩导致的扰度f可以采用全站仪测量T型梁梁端支点处和跨中处的翼缘板边沿平面坐标,通过三个坐标求出;也可以采用支撑点拉线加跨中钢卷尺测量出来。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通过试验测量或者参照JTJ023标准中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表,见下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威特,未经何威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0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