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小型预应力钢索张拉技术实现浮体模块之间快速连接的办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0043.2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8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任晋原;魏照;高佩瑶;李发强;汤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蓝海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钢索 技术实现 快速连接 浮体 张拉 混凝土结构 海平面 混凝土模块 桁架式钢梁 快速稳定 螺栓连接 平稳性 堵缝 填实 海上 基层 | ||
1.这是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索张拉施工技术应用于海上小型混凝土结构模块快速连接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预应力钢索张拉技术实现混凝土结构浮体模块之间快速连接的办法用于快速连接混凝土结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混凝土结构模块相接面是竖直齐平的,而不是斜切的;预应力钢索并不是通过打孔打进去,而通过在混凝土模块制作时预留空洞进行张拉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预应力钢索张拉技术实现混凝土结构浮体模块之间快速连接的办法可加快所有模块的连接速度,实现模块的连接快速、加固稳定,从而提高整个模块群体的稳定性,为后续的施工带来充裕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为了在保持模块连接的快速,稳定,在模块制作时对单个模块接触面采用竖直平切的方式进行制作,在模块下底面增加一块接触面封底的模块,与整体模块一起制作,保证模块之间预留现浇砼空间;在模块制作时就对单个模块进行接触面进行打毛处理,通过在锚固加固完成后在模块上面进行桁架式钢梁螺栓连接固定,更大程度的增加了模块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桁架加固完成后进行填缝封堵时能让混凝土充分的接触,减少接缝和填充的不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蓝海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蓝海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00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