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酶I的浓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9868.2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红;郎巧洁;李映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06 | 分类号: | C07H1/06;C07H19/2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47500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酶 浓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酶I提取领域,特别是一种辅酶I的浓缩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I(NAD),化学名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或二磷酸烟苷,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氧化型(NAD+)和还原型(NADH)两种状态,是人体氧化还原反应中重要的辅酶,参与细胞物质代谢、能量合成、细胞DNA修复等多种生理活动,对机体免疫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健康状态下,人体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浓度稳定,维持各项细胞正常功能。体内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浓度决定了细胞衰老的过程和程度,浓度下降会加速细胞衰老的过程。
辅酶I受热不稳定,对温度非常敏感,储存温度为2-8℃,因此生产中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并且在辅酶I冷冻干燥之前,要求辅酶I粗品溶液浓缩到一定的体积,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合适的浓缩方法。
目前,生物制品常用的浓缩方式主要有膜浓缩、蒸发浓缩。其中膜浓缩是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但其缺点是浓缩限度只有20-30%,达不到生物制品对于浓缩体积的要求。传统的蒸发浓缩只适用于一些耐热的酶和小分子生化药的制备;不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生物制品,容易造成活性成分的破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浓缩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辅酶I的浓缩方法;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辅酶I粗品溶液的浓缩限度,将其浓缩到冻干前所要求的一定体积;解决了辅酶I生产对温度的苛刻要求,使其物质成分保持稳定,不发生降解或氧化;同时,本发明大大降低了辅酶I原料中的有机溶剂残留。
其具体方案为:一种辅酶I的浓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样品溶液配制:将辅酶I溶解于含有乙酸和甲醇的溶剂中,混匀,得辅酶I粗品溶液;
S2、纳滤浓缩:将辅酶I粗品溶液转入纳滤浓缩设备的受液桶中,开启纳滤浓缩设备,将辅酶I粗品溶液输入纳滤膜管中,不断循环浓缩的浓缩液。
S3、超低温浓缩:将浓缩液经超低温浓缩得最终浓缩液。
在上述的辅酶I的浓缩方法中,S1中,乙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5%,甲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8%,辅酶I与溶剂比例为(0.5-1)g:(60-80)ml。
在上述的辅酶I的浓缩方法中,S2中,纳滤膜为聚醚砜膜,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300D。
在上述的辅酶I的浓缩方法中,纳滤浓缩时,工作压力为6-8bar。
在上述的辅酶I的浓缩方法中,浓缩液与辅酶I粗品溶液的体积比为1:4-7。
在上述的辅酶I的浓缩方法中,S3中,超低温浓缩所用设备为旋转蒸发仪。
在上述的辅酶I的浓缩方法中,S3中,浓缩时真空度为5-10mbar、温度为25-35℃、转速为30-50rpm。
在上述的辅酶I的浓缩方法中,S3中,最终浓缩液的体积为浓缩液的1/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选用纳滤浓缩对辅酶I粗品溶液进行浓缩后,再进行超低温浓缩,整个浓缩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不会发生性质变化,不会破坏物质生物活性,能够保持物质原有的性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辅酶I浓缩限度,且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节省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为了更加清楚的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列举如下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优越性。
实施例1
辅酶I的一种新型浓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S1、样品溶液配制:将辅酶I溶解于含有0.5%乙酸和1.5%甲醇的溶剂中,得辅酶I粗品溶液A。其中,辅酶I与溶剂体积比为0.5:60。
S2、纳滤浓缩:将溶液A转入纳滤浓缩设备的受液桶中,开启纳滤浓缩设备,工作压力为6bar,将溶液A输入截留分子量为200D的纳滤膜管中,不断循环浓缩得浓缩液B。其中,所得浓缩液B的体积为溶液A的1/7。
S3、超低温浓缩:将浓缩液B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浓缩,参数设定:真空度5mbar、温度25℃、转速30rpm,得最终浓缩液C。
实施例2
辅酶I的一种新型浓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S1、样品溶液配制:将辅酶I溶解于含有1.0%乙酸和2.5%甲醇的溶剂中,得辅酶I粗品溶液A。其中,辅酶I与溶剂体积比为0.7:75。
S2、纳滤浓缩:将溶液A转入纳滤浓缩设备的受液桶中,开启纳滤浓缩设备,设定工作压力为6.5bar,将溶液A输入截留分子量为200D的纳滤膜管中,不断循环浓缩得浓缩液B。其中,所得浓缩液B的体积为溶液A的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地柏多酚富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提取林可霉素的膜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