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钢拉线环折弯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9588.1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1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徐光荣;何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明亮 |
主分类号: | B21D53/16 | 分类号: | B21D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套筒 转盘 整形 动臂 拉环 圆钢 转盘中心轴 折弯整形 拉线环 工作台 拨叉 滚轮 弯制 凹槽配合 固定机座 紧固安装 内部安装 折弯滚轮 整形滚轮 传动轴 减速机 凸凹缘 轴安装 上端 钢制 向内 折弯 正圆 成型 紧贴 配合 电机 取出 | ||
一种圆钢拉线环折弯整形装置,在钢制的固定机座内部安装减速机、电机、传动轴向上在工作台面上安装转盘,转盘上面安装折弯滚轮,转盘中心轴安装根据拉环内径的偏心套筒、偏心套筒上端一侧开有与偏心套筒拨叉配合的槽、偏心套筒拨叉与转盘中心轴通过凸凹缘配合紧固安装,使转盘在折弯旋转时、偏心套筒只能旋转90度,使圆钢在弯制时、紧贴偏心套筒正圆部分,转盘回位时、偏心套筒只旋转90度、使偏心套筒处于拉环的宽松部位、使成型拉环容易取出,为了拉环弯制时的整形;在转盘右侧部位开有控制整形动臂滚轮的凹槽,整形动臂通过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的轴安装,整形动臂前端的滚轮与转盘的凹槽配合,整形动臂后端向内安装整形滚轮。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折弯加工整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钢拉线环折弯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圆钢拉线环没有完善的加工设备;需要多步骤进行加工、形状各异、很不标准、费工费时,采用液压系统进行整形、焊接后在中间轴上不易取下,具有设备复杂、加工速度慢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圆钢拉线环加工工序复杂、形状不标准、加工速度慢等现状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圆钢拉线环折弯整形装置。
本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钢制的固定机座内部安装减速机、电机、传动轴向上在工作台面上安装转盘,转盘上面安装折弯滚轮,转盘中心轴安装根据拉环内径的偏心套筒、偏心套筒上端一侧开有与偏心套筒拨叉配合的槽、偏心套筒拨叉与转盘中心轴通过凸凹缘配合紧固安装,使转盘在折弯旋转时、偏心套筒只能旋转90度,使圆钢在弯制时、紧贴偏心套筒正圆部分,转盘回位时、偏心套筒只旋转90度、使偏心套筒处于拉环的宽松部位、使成型拉环容易取出,为了拉环弯制时的整形;在转盘右侧部位开有控制整形动臂滚轮的凹槽,整形动臂通过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的轴安装,整形动臂前端的滚轮与转盘的凹槽配合,整形动臂后端向内安装整形滚轮,整形动臂后端向外安装有整形动臂回位拉簧,转盘外缘安装有用于转盘角度控制的定位磁铁,转盘外部对应安装有转盘限位传感器、转盘停止传感器、工作台面前端安装固定圆钢加工长度调节挡板、调节挡板上安装有启动传感器,工作台面内端安装固定整形限位块。
本专利工作时,根据折弯成型要求调整调节挡板的距离,接通电源、将欲折弯成型的圆钢端部顶到调节挡板、启动传感器信号控制设备启动、电机驱动减速箱、传动轴带动转盘异时针旋转、折弯滚轮对圆钢进行弯折,同时转盘的凹槽将整形动臂前端的滚轮向外移动、整形动臂后端的整形滚轮向内挤压圆钢向内弯折成型,转盘旋转折弯圆钢末端至整形结束位置、定位磁铁接近转盘限位传感器,转盘限位传感器控制电机停机、控制电路延时、等待焊接,延时时间到;电机反转、转盘顺时针旋转、至定位磁铁接近转盘停止传感器时停机、等待下一个工作流程,转盘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转盘中心轴上面固定的偏心套筒拨叉带动偏心套筒回转90度、偏心套筒在成型环内呈松旷状态,可方便取出成型的圆钢拉环,再次弯折整形时;由于偏心套筒上面偏心套筒凹槽的作用、偏心套筒拨叉滞后90度带动偏心套筒旋转、圆钢折弯内缘始终保持规则圆弧,所以圆钢拉环的形状十分对称美观。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圆盘凹槽滚轮结构、通过整形臂对圆钢折弯进行整形,采用自动启动、延时焊接、自动回转停机,采用旋转滞后偏心套筒结构、加工完成取出容易,使圆钢拉线环的折弯整形一步完成、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使产品美观一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2是本专利的折弯成型俯视结构图。
附图3是本专利的侧面结构图。
附图4是本专利的整形动臂侧面图。
附图5是本专利的偏心套筒俯视图。
附图6是本专利的偏心套筒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明亮,未经贾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蜡梅CpSOC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绣布衬膜去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