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降解苯酚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9473.2 | 申请日: | 2017-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4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冬梅;徐清;陈高健;张靖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50 | 分类号: | B01J23/50;B01J37/08;B01J37/02;B01J35/10;C02F1/3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多孔碳 修饰 制备 苯酚 降解 高温热解法 有机框架 钛基金属 水体 浸渍 环保技术领域 硝酸银溶液 催化活性 复合材料 多孔性 可调控 前驱体 热解 钛碳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解水体中苯酚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钛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为前驱体,先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含钛碳基复合材料,经过硝酸银溶液浸渍后,再通过高温热解法得到用于降解水体中苯酚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实用,还可以通过改变钛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种类、热解温度对光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调节,所获得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具有多孔性好、孔的形状可调控、催化活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解水体中苯酚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体中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研究中,常见的光催化剂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光催化剂,其优点是廉价无毒,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不腐蚀设备,而且二次污染小,制备工艺简单。但这些材料用作光催化剂时降解苯酚的光催化效率较低,因为这些材料本身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较差。此外,这些材料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极易发生团聚,在降解水体中有机物过程中分散不均匀、失活快、分离和回收困难,还有可能成为污染物,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光催化剂表面的贵金属负载、金属离子掺杂、稀土改性、光敏化改性、材料复合激发电荷分离、提高光生空穴的效率、扩大波长范围、改变产物选择性;(2)将二氧化钛同其它光催化材料复合,如二氧化钛/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三氧化钼,二氧化钛/三氧化钨等等,改变材料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3)同其它多孔材料的联用,如分子筛、膜、多孔碳等作载体来负载二氧化钛的联用技术。但是,关于二氧化钛与多孔碳、银复合的研究很少见到报道。
本发明采用具有不同孔道结构和化学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所获得的光催化剂用于降解苯酚时,具有多孔性好、孔的形状可调控、催化活性高等优点,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降解水体中苯酚的多孔性好、孔的形状可调控、催化活性高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降解苯酚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一定量的钛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放入管式炉,在氩气气流下,升温至400℃热解5h,制得含钛碳基复合材料;b,将得到的含钛碳基复合材料加入硝酸银溶液,于20℃浸渍48h;c,将沉淀取出,真空烘干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氩气气流下,升温至一定的温度热解5h,得到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作为优选,步骤a所述的钛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为ZTOF-1、MIL-125、NH2-MIL-125之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步骤c所述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时热解温度为400~10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方法简单、实用,还可以通过改变钛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前驱体的种类、热解温度对光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调节,所获得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具有多孔性好、孔的形状可调控、催化活性高等优点,本发明可用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降解水体中苯酚的光催化剂的制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XRD图;
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银修饰多孔碳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