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9320.8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俞帮和;徐明;蒋志刚;汪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K47/02;A61K47/44;A61K47/24;A61K47/18;A61K47/12;A61K47/10;A61P29/0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祛风 外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膏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橡胶切成条状后辊轧成橡胶薄片,然后置于汽油溶剂中溶胀、乳化,然后将各原料加入浸泡橡胶薄片的汽油溶剂中搅拌均匀,过滤制成胶浆,并经高速均质后涂覆在背衬上制成膏剂,然后卷轴、盖衬、封装。本发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贴膏有非常明显的治疗风湿疼痛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率,见效快,膏药中有效成分不易挥,膏药粘性好,品质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膏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膏药中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由表入里渗透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传统的注射及口服疗法损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使病人不易接受,且这些方法都易使药物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分散各处,真正到达疾病局部的药物少,用药量大但疗效差,膏药避免了内服的毒副作用,同时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药效高、见效明显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对于风湿痛、关节扭伤等作用良好。
但是现有膏药存在以下生产或使用问题:一、部分膏药针对性差,一种膏药治疗多种疾病,药效不理想;二、膏药透皮吸收率低,见效慢,用药周期长;二、膏药中有效成分易挥发造成药效降低;三、膏药厚度薄、粘结性差,膏药覆盖物如剥离纸等的封装效果不好且容易受潮;四、各配料在膏药中分散不均造成膏药品质不一;五、膏药透气性差。
中国专利2017100483299,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熬制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期2017年1月21日,公开了一种由巴戟天,山药,山茱萸,肉苁蓉,肉桂,附子,川断,甘草,牛膝,蜈蚣,全虫,白芍,狗脊,茯苓,白术,伸筋草,透骨草,麻黄,桂枝,三七,生草乌,生川乌,细辛,徐长卿,野木瓜,红花,乳香,土元,栀子,灵仙,生大黄,赤芍,红藤,冰片,麻油,松香,雪松,车前草,和尚头,山珍,石榴根,海苔,生马钱子,生南星,生半夏,五加皮,肉桂,川芎,细辛,干姜,狗尾草,地黄,玄参,桑枝,白芷,赤勺,土木鳖,乳香,没药,柳枝,头发灰,血竭等制备的膏药,该膏药的不足之处在于膏药针对性差,药效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部分膏药的针对性差、药效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贴膏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风湿疼痛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率,见效快,膏药中有效成分不易挥,膏药粘性好,品质均匀。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胶:将橡胶除膜后切成橡胶条,投于炼胶机辊压得到0.4~1.8mm厚的橡胶薄片,再置于搅拌机内加入汽油溶剂浸泡溶胀;
(2)配料:将定量份的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松香依次加入乙醇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定量份的复配促吸收剂、氧化锌、凡士林、生草乌流浸膏、颠茄流浸膏、芸香浸膏搅拌均匀得到混料液,将定量份的羊毛脂在乙醚中搅拌溶解得到乙醚液;
(3)打浆:将溶胀后的橡胶薄片剪成长度小于1cm的橡胶段,然后投入打胶机中,并加入混料液、乙醚液搅拌打胶,经筛网过筛得到胶浆,同时将筛网截留的料液再次返回打胶;
(4)匀浆:向胶浆中加入定量份的增粘剂、增乳剂,经高速均质机处理得到乳化浆料;
(5)涂胶:将背衬送入涂胶机的两辊压筒中,向涂胶机投加乳化浆料涂覆在背衬上制成膏剂;
(6)卷轴:加热卷轴机,控制各烘箱处温度依次为:第一道烘箱温度为55~65℃,第二道烘箱温度为85~95℃,第三道烘箱温度为65~75℃,将膏剂卷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